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统筹城乡背景是站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全局高度,把城市和农村的社会经济作为整体来统一筹划和通盘考虑,把城市和农村所存在的问题及其相互关系综合起来研究并统筹解决。重庆的统筹城乡背景以及在其背景下的土地流转问题尤为典型。论文借鉴已有文献关于农村土地流转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采取实地调研与理论分析、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专家咨询与深度访谈相结合的方法,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一系列问题进行了梳理,找出核心问题和深层原因,并在此基础上分析解决方法,即确定农村土地流转的定价模型及运行机制,从而实现农村土地流转的健康发展。主要的研究成果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调查分析当前农村土地的流转问题得知:当前的农村土地流转方式呈多样化趋势,以租赁为主,且农村土地流转交易已趋于普遍;但流转收益分配存在矛盾,即不同身份的人对土地流转收益最大者的定位是不一致的,深入调查后得知企业在土地流转中获得的收益值最大,其次是政府,农民收益最少,且企业和政府所得收益远远高于农民同时还反映出政府收益和企业收益成正比,而农民则保持较低水平不变的状况;另外,不同身份的人关于流转收益对农民的补偿情况的看法存在分歧,而通过再次调研发现,企业和政府的收益均远远大于农户,出现观念层面的农民利益流失;而且,关于流转价格信息来源不公平,价格机制尚不完善以及流转的监管难度较大等问题也是当前农村土地流转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最后,民意的调查还发现价格合理是保障各方利益均衡的关键,农民和农村集体组织应作为收益分配的主体,且建立完善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和采取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是民意所向。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存在的一系列矛盾影响了土地改革的深化和发展。其次,通过博弈论等理论对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分析得知:一方面,在农村土地流转中由于信息不完全或农户信息处于弱势的情况下,农户只能得较少收入,而用地业主在占便宜得更多的收益,博弈关系达到暂时的均衡点,但当农户知道用地业主的最高保留价大于自己的最高保留价并且了解用地业主的欺骗动作后,农户将不断制造事端调高自己最高保留价,不断地重复博弈,造成主体双方的收益均耗损,增加交易成本,浪费社会资源;另一方面,在信息完全条件下,利益主体收益与外界施加给自己压力呈减函数关系,而与外界施加给对方压力呈增函数关系,即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农户与用地业主的利益受到外界压力影响,政府须制定相应的调控政策或者规则从宏观层面把握、指导和管理,施加给不同的利益主体适当的压力,从而引导农村土地流转交易朝着有利于社会经济发展的方向发展;除此之外,当用地业主的压力值大于或等于一定数值时,农户收益在完全信息条件下大于不完全信息条件下的收益,而用地业主收益则刚好相反,但是本文中压力值只是一个理论分析值,不是实际值。综上分析,信息条件、压力状况是影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的关键切入点。再次,在已有分析的基础上得知当前土地流转的核心问题是收益分配不均,而分配不均的根源是对农村土地流转价格的定价机制不合理。须建立起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土地流转平台,即搭建土地流转的信息、服务、交易三大平台,培育有形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并考虑农村土地的经济价值、社会价值和生态价值,借鉴土地估价理论和其他学科的价值评估理论评估土地流转的价值,从而构建合理可行的土地流转定价模型,即土地流转价值是土地流转的经济价值、土地社会价值和土地生态价值三部分价值的综合价值之和,并采用尖山存的流转交易实例验证定价模型,得到案例研究区尖山村土地流转出租的年租金是1880.58元/亩。然后,提出定价模型相应的配套机制及农村土地流转的保障机制,即创造有利于土地流转的社会环境,增强土地的供给动力;提高农业效益和发展权效益,增强土地的需求动力;建立和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市场,降低土地流转交易费用。综上所述,当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涉及国家宏观经济,中观政策以及微观个体利益,须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