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是教师对学生单向的灌输活动,师生之间缺乏积极的互动,学生的积极性难以调动起来,思想政治课学习留给他们的只是消极的体验。这种教学模式受到了越来越多的质疑和批判。《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要坚持“以人为本”的宗旨,注重学生的长期发展的需要,同时要着眼于学生发展空间的需要,切实提高学生积极参与现代生活的能力。这就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把解决问题的主动权返还给学习者本人,让学习者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自主学习,从而达到建构知识的目的。支架式教学法顺应了新课标的要求,将其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有利于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构建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有利于挖掘学生潜能,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有利于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利于培养一批个性健康发展,具有创新意识和批判性精神的人才。本文共有四章内容。第一章为绪论。在这部分,介绍了本文所研究的问题的提出以及选题意义,对国内外关于支架式教学的概况做了详细的综述,同时提出本文的研究方法。第二章为支架式教学的研究概述及其理论依据。从支架式教学的界定、特点和基本环节三个方面对支架式教学的研究进行概述,提出了最近发展区理论和建构主义理论两个理论依据。第三章为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中运用的必要性分析。介绍了招生考试制度的变革给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带来的挑战,阐明了支架式教学法符合新课标下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要求,同时提出了目前教学的局限性和弊端,在此基础上点出支架式教学法运用于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的优势。第四章是支架式教学法在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运用的实证和效果反思。通过对相关实验的结果进行对比和分析,并针对结果反思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