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与传统文化或地方文化密切相连的、不需要复杂技术的伴随即可开展的通俗文化形式。它与特定历史发展以及特定文化空间的生活、生产及信仰息息相关,是对这些生产生活内涵的表征与延伸。作为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史的多民族国家,中国各民族在其长期的实践中创造出大量丰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遗产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一定程度上是连结民族情感的纽带和维系国家统一的基础,也是维护我国文化身份和文化主权的基本依据。本文试图通过传播学的理论视角来观照人类学的相关问题,从詹姆斯W凯瑞(James W. Carey)的传播“仪式观”角度去探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在对“仪式观”理论渊源挖掘的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空间”保护的认识和拓展过程,它们之间天然的联系,是本文的一个节点。在理解理论的基础上,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给出了更好的建议。笔者从两条线索展开研究。在对比了两种传播观的差异之后,一方面,先是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信息传递观视野下的不足,从经典的传播理论入手,凸显出其在传播过程中的薄弱环节;另一方面,分析了的仪式传播观思想的历史渊源,揭示了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与芝加哥学派、技术学派等的理论联系,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播的深入理解之上又进一步运用“文化空间”的概念与仪式传播观进行横纵向对比,找到两条线的交叉点,即用仪式传播观的角度去观察非物质遗产文化的传播过程,找到了文化空间理论与仪式传播观思想的紧密联系。在关注传播的人文情怀、符号建构与社会互动、时空偏向性等理论的同时,也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传承人、“活态文化”的保护与原生态文化环境的建构的重视,在这些理论基础上提出的建议也更加具有说服力。本文从传播学的视角出发,利用其与人类学、民俗学等学科的交叉点,除了对其理论展开深入研究,在理论基础的指导下,更是希望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实践有所裨益,力求对其相关领域学科的研究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