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务微信对政府形象的塑造研究

来源 :华中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oodfo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媒介技术的不断发展,网络时代的到来,社会舆论环境与传统媒体时代相比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公民拥有更多了解国家事务,表达个人观点的渠道。政府如何满足公众日益增长的对政务信息知情权的渴求,怎样拉近与公众的心理距离,赢得公众的信赖,增强政府公信力,树立良好政府形象,是政府亟需思考实践的问题。2013年,政务微信兴起。政务微信作为指尖上的“政”能量,致力于发展成为移动化的信息发布平台,创新型的便民服务空间,其为政府形象的塑造传播提供了新的渠道。本文探讨政务微信与政府形象之间的关系,分析政务微信的功能,运用政府形象识别理论,研究政务微信功能的实现对政府形象提升的正面影响。首先分析政务微信兴起的动因,从发展趋势、地缘分布、运营机构类别分布、内容主题分布四个方面总结政务微信的发展现状;其次分析政务微信的特征、功能,发现其具有运营主体的权威性、互动沟通的私密性等几大特征,以及信息公开、政务服务、社会监督三大功能,功能的实现为政务微信对政府形象塑造产生影响奠定了基础;再次,从政府形象的理念、行为、视觉三大构成系统的角度,探析政务微信对政府形象产生的影响,发现其通过保障公民知情权、监督权,促进信息公开,体现“服务型政府”建设理念,从而达到提升政府形象的目的,并对“上海发布”进行个案研究;最后通过对“微大庆”等政务微信运营人员的访谈,结合资料分析和对大量政务微信的使用体验,发现政务微信塑造政府形象存在管理的专业化能力欠缺,服务效能低下,评价标准有待完善和影响力较弱等不足,并根据相关问题提出组建专业化运营团队,从内容建设和服务功能等方面提高政务微信运营质量,建立完善的政务微信运营机制,多方合力扩大政务微信影响力等建议。
其他文献
在市场经济向纵深发展,企业和媒体环境越来越趋向商业化的今天,企业,尤其是上市公司已经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受到各种类型的新闻媒介的关注。财经媒体的蓬勃兴起导致对公司信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