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kbbc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子宫内膜癌是女性常见的恶性肿瘤,随着当前世界经济的飞速发展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提高,子宫内膜癌的发病率在世界范围内逐年增加,无孕激素拮抗的雌激素持续刺激与大部分子宫内膜癌有直接关系。肥胖、高血压、糖尿病是常见的高危因素,被称作三联征。子宫内膜癌发病率高,且与激素紧密相关,近些年,糖皮质激素受体被报道与肿瘤发生发展相关,其拮抗剂米非司酮也是被用于肿瘤治疗,且有一定疗效。但糖皮质激素受体及其拮抗剂在子宫内膜癌的研究较少,机制也不明确,研究糖皮质激素与子宫内膜癌可能对未来子宫内膜癌的诊疗有所帮助。
  目的
  研究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情况;研究糖皮质激素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在体内体外实验对肿瘤发生发展的影响,探究其可能的分子通路。
  材料和方法
  用免疫组化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用CCK-8法检测对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地塞米松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处理Ishikawa细胞后对增殖的影响;Transwell法检测糖皮质激素受体激动剂地塞米松及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处理Ishikawa细胞后对迁移和侵袭的影响;子宫内膜癌Ishikawa细胞裸鼠皮下成瘤,随机分组,分为空白对照组、糖皮质激素激动剂地塞米松处理组、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处理组和地塞米松+米非司酮处理组并进行分组后的药物处理。免疫组化检测瘤体GR、ki67、PCNA及E-Cadherin;WesternBlot(蛋白质印迹法)检测GR、E-cadherin、N-cadherin、Vimentin、Legumain及β-Catenin在各裸鼠成瘤药物处理组的表达水平。
  结果
  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子宫内膜癌组织标本病理切片中的表达高于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正常内膜组织组织标本病理切片中的表达(P<0.05)。
  2.地塞米松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增殖速度加快(P<0.01),米非司酮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增殖速度明显减慢(P<0.01)。
  3.地塞米松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可能有增强,但无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处理子宫内膜癌细胞后细胞侵袭和迁移能力减弱(P<0.01)。
  4.裸鼠成瘤免疫组化结果:地塞米松处理组裸鼠瘤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增加(P<0.05)、ki67表达增加(P<0.05)、PCNA表达增加(P<0.05),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减低(P<0.05),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实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处理组裸鼠瘤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减少(P<0.05)、ki67表达减少(P<0.05)、PCNA表达减少(P<0.05),EMT相关蛋白E-Cadherin的表达增加(P<0.05),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实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无明显趋势。
  5.裸鼠成瘤WesternBlot检测结果:地塞米松处理组裸鼠瘤体GR表达增加(P<0.05)、β-Catenin表达增加(P<0.05),E-Cadherin的表达减低(P<0.05),统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实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米非司酮处理组裸鼠瘤体糖皮质激素受体表达减少(P<0.05)、β-Catenin表达减少(P<0.05),E-Cadherin的表达增加(P<0.05),数据计算结果表明上述实验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N-cadherin、Vimentin、Legumain无统计学意义,地塞米松+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无明显趋势。
  结论
  1.糖皮质激素受体在本研究组子宫内膜癌组织中高表达。
  2.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高表达可能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有关,糖皮质激素受体的高表达对于子宫内膜癌发生发展可能有一定促进作用,有可能是通过Wnt/β-Catenin信号通路发挥作用。
  3.糖皮质激素受体拮抗剂米非司酮在体外实验中对子宫内膜癌细胞系发生发展有抑制作用,可能通过拮抗糖皮质激素发挥作用。
  
其他文献
研究背景:胃癌是我国第二大癌种,表现为发病率及死亡率双高,而这一特点也意味着胃癌不仅患病人数高,治疗手段也是极其有限,疗效不尽人意,临床上也证实了这一点。造成这一局面,一方面是由于我国胃癌患者晚期比例高,仅15%患者确诊时为Ⅰ期,而Ⅳ期患者比例高达38.5%,这部分患者丧失手术机会并发生转移,主要以综合治疗延长生存;二是晚期胃癌缺乏有效治疗手段。Claudin18是表达于上皮细胞紧密连接处的Cla
学位
期刊
学位
背景: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C)常在围绝经期及绝经后发病,是女性生殖系统中最为常见的恶性肿瘤,近二十年其发病率在持续增长并且呈现出了年轻化的发展态势。目前认为子宫内膜癌可分为Ⅰ型(雌激素依赖性)及Ⅱ型(非雌激素依赖性),Ⅰ型通常预后良好,Ⅱ型复发和转移性风险高,预后差。尽管子宫内膜癌的总体生存率及预后较好,但是存在转移或复发的晚期病人预后仍差,需要更有效的靶向治
学位
本文主要从以下几部分进行论述:  第一部分 NLRC3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对细胞生物学行为的影响  背景:  子宫内膜癌(endometrial carcinoma,EnC)是最常见的三大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位于世界女性恶性肿瘤的第六位,常见于围绝经期及绝经后老年女性。近年来,因糖尿病、肥胖、高血压、不孕以及含雌激素食物过量摄入,使EnC发病率增高,居我国女性生殖系统恶性肿瘤第2位,
学位
目的:利用光相干断层扫描及血管成像观察不同类型糖尿病黄斑水肿(DME)之间视网膜微结构的变化。方法:纳入糖尿病黄斑水肿(DME)患者65例93眼进行回顾性研究,平均年龄为55±8.42岁。根据OCT形态特征将DME患者分为3组:囊样黄斑水肿(CME,32眼)、弥漫性黄斑水肿(DRT,42眼)、浆液性视网膜脱离(SRD,19眼)。其中,若DRT伴CME,则归于CME组,若DRT、CME合并有SRD,
期刊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