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近年来,荧光探针因为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实时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已报道了一系列荧光探针用于重金属阳离子(如Cu2+,Pb2+,Zn2+)、阴离子(如HSO3-,ClO-,CN-)和各种小分子(如H2O2,GSH,Cys)的传感。尽管这些荧光探针具有简单高效和选择性好等突出点,但探针的选择性、灵敏度和水溶性问题仍然是荧光探针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发了三种具有特异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荧光探针因为具有操作简便、快速实时等特点被广泛用于环境监测和生物传感等领域,已报道了一系列荧光探针用于重金属阳离子(如Cu2+,Pb2+,Zn2+)、阴离子(如HSO3-,ClO-,CN-)和各种小分子(如H2O2,GSH,Cys)的传感。尽管这些荧光探针具有简单高效和选择性好等突出点,但探针的选择性、灵敏度和水溶性问题仍然是荧光探针研究的重点。本论文针对以上问题,我们开发了三种具有特异性选择、高灵敏度和良好水溶性的荧光探针并进一步研究探针的传感性能,研究的主要内容有:(1)基于半花菁结构的水溶性荧光探针BPIS的设计合成及对Cu2+和HSO3-传感性能研究。以2,3,3-三甲基-1-(3-磺酸基丙基)-3H-吲哚-1-铵-5-磺酸钾和4-(双(吡啶-2-基甲基)氨基)苯甲醛为原料,通过克脑文盖尔(Knoevenagel)缩合反应制备探针BPIS。利用~1H NMR、13C NMR和MALDI-TOF飞行时间质谱表征探针BPIS的分子结构。通过吸收和发射光谱研究探针BPIS对Cu2+和HSO3-的传感性能。探针BPIS的吸收强度/荧光强度与Cu2+和HSO3-的浓度之间具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探针BPIS对Cu2+和HSO3-的最低检测限分别为4.02 n M和3.47 n M。此外,探针BPIS能够快速传感真实水样和糖样中的Cu2+和HSO3-的浓度,这也进一步表明了探针BPIS在环境和食品分析中的应用前景。(2)基于半花菁-萘的水溶性荧光探针HCyN的制备及其HSO3–传感性能研究。以1-(羧甲基)-2,3,3-三甲基-3H-吲哚-1-铵-5-磺酸钾和6-羟基-2-萘甲醛为原料,通过克脑文盖尔(Knoevenagel)缩合反应合成探针HCyN。利用~1H NMR、13C NMR和MALDI-TOF飞行时间质谱表征了探针HCyN的分子结构。向探针HCyN溶液中滴加HSO3–,探针在463 nm处的吸收强度逐渐减弱,而在305 nm处的吸收强度逐渐增强,溶液颜色从橙色变成浅粉色。在0-1.0 eq的HSO3–范围内,探针的荧光强度与HSO3–浓度具有良好的线性相关,且最低检测限为10.4n M。探针HCyN的HSO3–传感机理为化学计量比1:1的亲核加成反应。我们还成功地将探针HCyN制备成测试纸,可以作为检测HSO3–的便携式工具。(3)基于三芳基咪唑的荧光探针MZj的合成及其ClO–传感性能研究。以4-(4,5-二苯基-1H-咪唑-2-基)苯甲醛和2,3-二氨基-2-丁烯二腈作为原料,通过醛胺缩合反应制备探针MZj,利用~1H NMR、13C NMR和MALDI-TOF飞行时间质谱表征了探针MZj的分子结构。探针MZj具有特异性选择,灵敏度好,快速响应等优点,其检出限为18.46 n M,检测机理为ClO–诱导的氧化断裂。另外,我们还成功地将探针MZj制备成测试纸,可以作为检测ClO–的便携式工具。
其他文献
重氮组分和偶合组分的选择是合成优质偶氮分散染料的关键。与苯-偶氮-苯衍生物结构的传统偶氮分散染料相比,以杂环化合物作重氮组分具有更高的摩尔消光系数、色牢度和色泽度,并且以苯胺类衍生物作为偶合组分时,引入乙基、酯基、甲氧基等取代基也会显著影响染料的染色性能。因此杂环偶氮类分散染料和苯胺类衍生物的设计与研发成为新型染料研究的重点。本论文结合染料化工企业生产实际和市场需求,设计并制备了一系列用作染料中间
波浪对结构作用问题在实际工程中较为常见,如波浪与海上钻井平台立柱、海上风力机的基础平台、浮式防波堤与海上浮式波能发电装置等结构作用问题。结构受到波浪的冲击与冲刷作用,容易出现结构疲劳损坏与侵蚀破坏,并进一步影响结构的稳定性与可靠性。综合上述研究背景,基于开源程序Dual SPHysics,建立了数值水池,本文对波浪作用下三圆柱管束结构、正三角形排列三圆柱结构、自由式与系缆式浮体结构的耦合作用问题进
负重轮是履带车辆的主要承重部件,其用量多、质量占比大。因此,负重轮的轻量化是降低履带车辆整备质量的关键,对提高履带车辆的机动性能具有重要影响。现有负重轮的制备材料多为金属材料,由于金属材料的密度较高,轻量化程度有限,因此,为最大限度降低负重轮的质量,本文以超高分子量聚乙烯(UHMWPE)工程塑料为基体,设计了一种工程塑料-铝合金复合的车轮结构,并用ABAQUS对负重轮的结构进行了拓扑优化设计和力学
苯胺及其衍生物是化学工业生产中一类重要化合物,其生产方法使用最广的是硝基苯催化加氢,利用氢分子进行硝基苯液相催化是合理的选择。贵金属催化剂(如Pt、Pd、Rh、Ru等)在过去几十年中受到了广泛研究,但因其具有储量少、成本高、易失活等缺点,因此研制一种具有较高活性的非贵催化剂非常重要。非贵金属钴因其廉价易得且在各类催化应用中都有着较好活性受到了广泛关注。载体对催化剂的活性同样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众
非晶合金在宏观尺度通常表现出更为优异的力-物-化学性能,因此备受国内外学者的关注,但是其严苛的制备工艺及常温脆性等缺陷也制约其广泛应用。非晶合金独特的原子结构使其具有不同于传统多晶体合金的成型原理与变形机制,因此,探究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与热力学特征之间的关系以及塑性形变中的剪切带演化对于认知非晶合金具有极大的意义。本文主要对以下两部分内容进行了研究:1)非晶合金的玻璃形成能力判据;2)不同非晶
石墨烯的成功制备,掀起科研人员探索二维材料的热潮。近些年,新型的二维材料不断被报道出来,其结构独特性能优良。最近研究者把目光转向到单层M2X(M表示金属,X表示非金属)上,该类型材料可应用于传感器,也能够当作容器把能量储存起来。单层Ag2S与已知的单层M2X相比,结构有所不同,具有非金属笼罩结构。由于合成的时间较短,相关研究并不是很多,在其他方面上应用的可能性仍需要进一步探究。本文使用Materi
镍基单晶高温合金因没有晶界的影响而具有良好的耐高温性能,是目前高端航空发动机叶片的主要材料,其具有极好的热稳定性能,抗腐蚀氧化性能以及优秀的高温强度、组织稳定性。但镍基单晶高温合金作为难加工材料,其磨削加工性差、磨削温度高,这些会导致工件加工表面出现烧伤、微裂纹、再结晶等现象,这些都不利于获得好的表面质量,影响构件的服役使用性能。而传统浇注式由于“气障”的存在无法达到理想的冷却效果,所以需要采用一
金属有机骨架(Men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s)是由金属离子作为节点和有机配体作为连接基组成的一类晶体杂化多孔配位材料。由于其较高的孔隙率、较高的比表面积、良好的结构稳定性,普遍应用于储能、吸附、催化、生物传感等领域。MOFs可作为前驱体,通过高温热解得到不同形貌结构和组成的碳基复合材料,包括氮磷掺杂碳材料、金属氮氧化物掺杂碳材料、及各种一维二维碳材料等。与气相色谱法、
金属材料在服役时会遭受严重的腐蚀,使得金属的服役周期大幅下降。环氧树脂(EP)涂层能够隔绝腐蚀介质的侵入且成本低廉,在金属防护领域应用广泛,但是EP脆性高,机械性能差且涂层在固化过程中会产生一些微小孔洞导致涂层的防护效用大打折扣。而在EP中适当的添加一些功能填料是提升环氧涂层性能的有效手段。本文采用超耐磨SiC和强耐蚀六方氮化硼(h-BN)为填料增强EP涂层的防腐性能。首先,对SiC进行超疏水改性
二维半导体材料的出现为研发可穿戴、轻便化、高性能、宽波段探测的光电子设备带来重要机遇。二维α-In2Se3是一种同时具有面内、面外极化的直接带隙铁电半导体材料,具有较高的载流子迁移率和较强的光吸收能力,是研发高性能光电子器件的可靠材料。然而,目前针对α-In2Se3光电晶体管光探测性能的研究并不系统,其应用于较强辐射环境下的可靠性研究亟待开展,还需开展其光电探测性能的调控方法研究。本文聚焦于二维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