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教育历来都是语言学研究的一个重点。语言教育起先一般是母语教育,中国古代的语文教育起源甚早,成就颇大。《周礼·保氏》中云“教国子以道”,这就是中国早期的语文教育。语文教育,可以促进语言的研究,中国传统的“小学”就是在语文教育中逐渐发展起来的。以“六书”为核心的古代文字学研究,就是早期语文教师所发现并总结出来的文字学理论,对后世文字学的研究产生了极大的影响。在全球化的背景下,第二语言的习得,外语的学习,变得越来越普遍,越来越重要。中国改革开放以后,为了引进国外的先进技术以及国外的文化,大批的中国学生刻苦学习外语。与此同时,国家的实力越来越强,也需要把中国的语言和文化推广到国外。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国家设立国际汉语教育,在全球兴办为数众多的孔子学院,向全世界推广汉语,以及汉语中所蕴含的中华文化。在这样的背景下,对外汉语教学不断往前推进。对外汉语教学,涉及的面非常广泛,举凡语音、文字、语法,都是教学的重要方面。但是词汇教学是对外汉语教学的基础,也是重中之重,更是对外汉语教学的难点。汉语历史悠久,文献丰富,沉淀下来的词汇成千上万,足以令留学生忘而却步。长期以来,留学生在汉语词语学习中存在着诸多的问题,例如留学生在学习的过程里,见字不知音、不知义;所学词语因不成系统而学得慢,忘得快等。除此之外,目前常用的随文识字词、语义场教学法,重整词教学,轻语素教学;语素教学法只强调了语素串词的作用,对词义理据的发掘不够,以致于学生知其然却不知所以然;意符教学突出了汉字字形对意义的提示作用,却在揭示词义方面仍存在局限。为此,本文尝试提出了在对外汉语词语教学中引入意义共核教学的设想。意义共核,特别强调词汇的系统性。跟目前国内的四种常用词语教学方法比较,我们倡导的意义共核教学有明显的优势。意义共核就是从汉语词语的意义出发,用意义共核来统摄词语,构建词语网络,这是着眼于词义系统的一种的词语教学模式。意义共核既是一个词的各义项的意义核心,也是一个概念场中各词的意义核心,用意义共核统摄词语形成的语义网络,能更好地提示词语与词语在意义上的联系,有利于培养学生由已知联想推测未知的能力。本文提出的意义共核教学法,是一种新的词语教学设想:首先从不同词语的词义中概括抽取出它们意义的共同组成部分,即意义共核;以意义共核为核心,统摄具有相同意义共核的词语,构建词语聚合体。并利用意义共核理解词义、比较词义,发现语言共性,推动词语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法提出后,为了验证这一设想的可能性与可行性,本文以HSK词汇大纲中收录的汉字为研究对象,对其中所收录的汉字以及组成的词语进行了考查。HSK汉语词汇大纲是一个规范性的汉语水平词汇和汉字等级大纲,它是在现代汉语词频统计资料以及现代汉语常用字表的基础上,遵循对外汉语教学规律和留学生汉语习得规律,进行统计、筛选和编制而成,是汉语水平测试和对外汉语教学的主要依据。目前已有许多针对大纲的相关研究,但从核心词义角度对词汇大纲进行研究的,目前尚未见报道。鉴于汉字与汉语语素、汉语词语的对应关系,本文以汉字大纲收录的汉字为研究对象,从这些汉字对应的汉语单音节词词义出发,分析它们的关系,概括它们的意义共核,然后应用于课堂教学实践。本人长期从事汉语国际教育的研究,一直从事对外汉语一线教学,因此有条件在课堂上进行这种教学法的实践与观察,通过学生课堂表现真正了解此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为本文撰写提供依据和材料。就本文写作框架方面,论文首先从词语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几种常见词语教学法的优势与不足入手,在总结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首次提出了意义共核教学法的尝试与设想。关于意义共核应用的可能性,本文通过如“锋”“列裂”“疾迅捷”“疏、梳、蔬”“抵、推、挤、诋”“辨、瓣、辫、办”等一些例子证明,意义共核是现实存在的,它贯穿于词语的相关义项之中,具有内隐性、抽象性和层级性。而“屑”“苗”“贯”等例子则说明,意义共核的表现形式具有多样性,可能表现为事物的某种显著性状特点、抽象功用或运动特征。为了验证意义共核应用的可行性,本文参照黄树先老师的“三级比较法”,提出了三步构建法,即在借鉴同源词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本义与常用义项找共性,双向推导意义共核,然后由单个词到一组词,由下到上,逐层概括,建立一个有层级的词语聚合体。在验证了意义共核应用的可能性和可行性基础上,论文讨论了应用意义共核的作用:意义共核是理解词义的钥匙;意义作为节点系联词语,使之成为有意义联系的整体,从而有助于学生在头脑中建立汉语词语网;同时,意义共核所构建的概念场背景下,更有利于发现一些词义成类引申的规律和语言共性,而这些都对汉语学习有推动作用。当然万物皆有两面。应用意义共核有优点,也必有局限。论文通过举例说明了应用意义共核时存在的局限:一是并非所有的义项都在意义共核统摄范围内,二是并非所有词义都能借助意义共核来解释。本文提出的意义共核教学法,有一定的创新之处:一方面,汉语意义共核的研究一直是在汉语本体研究和词源学研究范围内。研究围绕着意义共核建立概念场,或从历时的角度研究场内词语的演变和替换,或从共时角度考察义项与义项的关系,取得了许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另一方面,面对着留学生的学习难点,对外汉语词语教学提出了要走出汉语自己特色的词语教学理论和教学法,并进行了了许多尝试。本文所说的从意义共核出发也是一种尝试,从意义共核出发,以之为共核,系联若干个词语,不仅突出了词义的理据,也有助于词义的比较与演变研究。将意义共核研究成果引入对外汉语词语教学,目前尚未见报道。许多问题笔者尚未作深入的研究,问题和困惑亦复不少。我们认为,要寻找适合汉语特点的词语教学法,就应该多从这些汉语本体研究成果中汲取营养,不断探索,把汉语国际教育推上一个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