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RBD现状和发展对策研究

来源 :同济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q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伴随着休闲经济时代的到来和我国都市游憩的兴起,RBD(城市游憩商业区)这一游憩和商业有机结合的形式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其发展建设正变得越来越重要。它不仅服务于城市的游憩产业,也极大地增强了城市的经济活力,成为现代都市越来越重要的功能区。RBD作为承载城市游憩和商业行为的环境空间,其形成、演化、发展将直接影响到城市结构、游憩环境、商业格局与城市特色,并间接调整着城市居民的生活形态,对城市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都将产生深远影响。   虽然RBD的概念引入国内时间并不长,但其本身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不过,与RBD相关的理论研究,特别是体系研究还非常薄弱,理论和实践的脱节情况也较为普遍。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经济地理和旅游学上,而从规划、城市设计、商业策划等其它角度进行研究的成果很少,且往往是对RBD现象的评述,实用性不强,难以运用到RBD开发建设中。因此,加强RBD研究,特别是对各类研究进行适当整合,构建一个涉及多学科的研究框架,对完善城市功能、发展都市旅游、繁荣城市经济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上海作为国内经济首屈一指的大都市和非常重要的旅游目的地,发展RBD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同时上海游憩商业区类型众多,所处阶段和发展状态也不尽相同,这都为展开研究提供了大量的素材。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与大多数城市RBD发展非常依赖于自然或人文景观不同,上海很多RBD都是从商业区发展而来,这就为更多城市发展RBD提供了另外一种道路可供选择。   因此本文以上海RBD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对上海RBD现状和发展对策展开了初步探索。希望通过对上海RBD发展现状、发展类型、发展阶段及发展模式等进行归纳研究,从总体上构建一个研究RBD的初步框架,并寻找到比较切合上海实际的RBD发展模式,为指导实践工作提供有益参考。   全文分为三大部分,主要采用理论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论述方式:   第一部分是理论和背景研究。   提出了论文研究的意义、范围、方法及框架,并对RBD及相关概念进行界定,对社会上和学术界一些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明确了本文的RBD所指。同时对国内外有关RBD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分别介绍了其最有代表性的案例,并扼要总结了各自成功因素。   第二部分是上海RBD发展现状研究,并总结了相关规律。   首先对上海RBD进行界定,明确研究对象,并根据各RBD的特征、发展类型和所处阶段的不同进行重新分类。为了将带有一定游憩商业功能的区域与RBD进行区别,提出了类RBD的概念,并对二者的特征进行了辨析。接下来总结了上海RBD的主要特征和功能,从硬环境和软环境两个方面介绍了上海RBD对城市的影响。其次是对上海RBD形成机制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上海RBD的形成条件、历史沿革和驱动类型,在此基础上将上海诸多RBD的形成机制归纳成三大类,即旅游主导型、商业主导型和商务主导型,并结合案例分别进行阐述形成和运行的特点。然后是对上海RBD的空间结构进行研究。作为RBD的物质承担者,空间形态对RBD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作用。论文结合案例分别从宏观结构、中观结构和微观结构三个层次进行研究,分析和总结了各自特征。对上海RBD空间研究而言,宏观研究的对象是整个上海城区,中观研究的对象是单个RBD,而微观研究的对象则是RBD中最有特色的节点和片段。在中观和微观层次的研究中,还运用了城市设计的观点,对上海RBD中最具典型意义的空间进行了分析和规律总结。最后是对上海RBD的业态吸引力进行分析,初步构建RBD商业业态吸引力评价体系,并以上海RBD中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南京东路为案例进行了分析。   第三部分是对如何推进上海RBD开发建设提出了初步建议。   首先就如何更好地推动上海RBD的健康发展提出了具体意见。主要借鉴商业策划的方法,对上海发展RBD的机遇和挑战进行分析,分别就规划、建筑、游憩、商业等多领域提出原则性建议。接着以虹口为例,就如何推动老RBD提质和新RBD开发建设提出了初步设想和应采取的措施。最后是回顾和展望。对整个研究进行总结,包括研究的过程,所遇到的问题,提出的创新观点和对RBD未来研究的展望等。
其他文献
在建筑创作中,由于材料较强的结构性和技术性特点,通常只被作为实践的对象,目前的建筑学教育集中于对空间功能、形式构成方面的训练,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设计者对材料表现内容的
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城市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城市发展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目前物质文化遗产对城市发展要求不断提高的相关背景条件下,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对城市发展的
学位
目前我国正迎来一个村镇建设的新高潮,大量的村镇新建筑随着新农村的建设而纷纷营建。在这一高速的建设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如村镇住宅建筑与生态环境适应性不强,一般表现
青海东部高原地区处于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的过渡镶嵌地带,是我国长江、黄河等主要河流的发源地,生态安全战略地位尤为重要。青海东部地区位于黄河上游,是青海省人口最为集中,经济
本文基于对《首都计划》编制背景、技术脉络的分析、诠释和研究,重点探究了该计划对南京城市空间格局、城市功能布局和城市风貌建筑造型的影响,及其在城市规划管理方面的探索。
学位
目前,我国正处于经济高速发展时期,旅游业被政府明确为经济稳定增长的重要产业。风景名胜区是发展旅游业重要的物质基础,是人们回归大自然的首选对象。近几年来,各地的旅游业都得
当前,伴随着市场化、全球化、信息化的进程,我国大部分城市的功能结构正处于转型之中,新的城市功能不断衍生,空间结构动态演变重组,城市公共空间网络也随之发展和变化。然而,在快速
2005年,“中部崛起”战略被正式提出,同年,党中央正式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历史任务,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被提升到国家战略高度的背景下,作为新农村建设龙头的小城镇
随着我国城镇化的不断加速与农村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过去数十年间有大量传统村落遭到破坏甚至消失。2012年国家启动了全国范围内的传统村落普查工作,并自2014年起对在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