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对2160例次诊治性ERCP进行分析及总结,探讨肝硬化患者对ERCP及其术后常见并发症和成功率的影响。 方法: 回顾性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6年1月1日-2018年1月1日共2160例行ERCP术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①按是否有肝硬化,分为肝硬化组(n=228)和非肝硬化组(n=1932),统计肝硬化病人与非肝硬化病人术前胆胰疾病的发生率并进行比较。统计两组间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术后胰腺炎(post-ERCP pancreatitis,PEP)、高淀粉酶血症、出血、胆道感染、穿孔的发生率及ERCP成功率,并进行分析比较。②在肝硬化组内,按照肝硬化的病因分为病毒性(n=41)、酒精性(n=14)、胆源性(n=141)和其它类型(n=32)4个亚组。统计不同亚组间ERCP术前胆胰疾病的发生率及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并进行相互比较。③在肝硬化组内,按肝功能不全的严重程度分两组,1组为代偿期肝硬化组,2组为失代偿期肝硬化组。再按照Child-Pugh评分表行Child分级,其中ChildA级的病人为1组(n=127),ChildB级和C级的病人为2组(n=101)。比较两组间ERCP术前胆胰疾病的发生率、ERCP成功率和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的差异。④在纳入本研究的所有病人中,按患者有无胆道手术病史,分为胆道手术史组(n=109)和无胆道手术史组(n=2051)两个组,比较两组间ERCP成功率及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⑤在纳入本研究的所有病人中,按照腹水的有无,分为腹水组(n=63)和非腹水组(n=2097)。比较2组之间ERCP成功率及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的差异。 结果: 1.肝硬化组中胆系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均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都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要高于非肝硬化组,差异提示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以高淀粉酶血症和胆道感染的风险增高为主,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肝硬化组ERCP的成功率为96.5%,非肝硬化组ERCP的成功率为96.7%,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在病毒性、酒精性、胆源性和其它类型4个亚组中胆系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病毒组中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于其余3个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失代偿期肝硬化组胆系结石的发生率比代偿期肝硬化组高(94.1%vs83.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化脓性胆管炎和急性胰腺炎发生率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失代偿期肝硬化组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率高于代偿期肝硬化组(28.7%vs1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代偿期肝硬化组的ERCP成功率高于失代偿期肝硬化组(96.9%vs96.0%),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4.无胆道手术史组的ERCP插管成功率高于胆道手术史组(96.9%vs92.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间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为(胆道手术史组15.6%vs无胆道手术史组15.0%),差别无统计学意义。 5.腹水组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牛率高于非腹水组(25.4%vs14.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腹水组的ERCP成功率高于腹水组(96.8%vs93.7%),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结论: 1.肝硬化病人胆系结石、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化脓性胆管炎、急性胰腺炎的发生率比非肝硬化病人高,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以高淀粉酶血症和胆道感染的风险增高为主,穿孔、出血的病例数少,主要与采用括约肌扩张方法有关,但不会影响ERCP的成功率。 2.病毒性肝硬化会增加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不会影响ERCP的成功率。 3.失代偿期肝硬化病人比代偿期肝硬化病人发生胆系结石的机率高,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高,但ERCP成功率无明显差别。 4.既往行胆道手术的病人ERCP插管成功率低,但并不增加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发生率。 5.腹水的存在会增加ERCP术后常见并发症发生的风险,但与非腹水病人相比ERCP成功率无明显差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