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国有企业30年改革历程的不断推进,以多元化产权制度和市场导向的管理模式为特征的“新型国有企业”逐渐涌现。“新国企”逐渐成为国有企业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典范,也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研究的焦点。“新型国有企业”运用市场化的运营机制对经营者的激励约束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但由于受到长期以来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影响,经营者的激励机制尚缺乏配套系统的建设。同时,国有企业具有特殊的产权特征,使得在国有企业冗长的委托代理链条中,经营者激励主体缺位,而激励对象又扮演了企业家和政府官员的双重身份。这些复杂的关系导致“新国企”经营者激励问题成为一个错综复杂的系统。本文通过回顾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演变的历史,阐释了在改革每一阶段国有企业经营者激励机制的进展和不足以及在每一历史进程中“新国企”的萌芽和产生过程。在回顾历史之后,本文进一步分析了经营者激励机制的内外部环境以及经营者薪酬激励、声誉激励、控制权激励的实现机制,并构建了“新国企”经营者激励机制的综合分析模型。从该分析模型可以看出,“新国企”经营者激励约束问题是一个有机的系统,完善的资本市场和经理人市场对内部激励机制的构建起到基础而关键的作用。国资委作为国有企业的上级主管机关,担负着对经营者进行科学选聘和制定合理的薪酬结构的职责,而他们又影响着企业内部财务制度和公司治理机制的完善。在企业的内外部环境的影响下,国资委与董事会共同制定与市场化经营相匹配激励机制,使薪酬激励、控制权激励和声誉激励相互补充,共同作用,这样才能满足为“新国企”经营者提供激励性的薪酬,帮助企业家才能的实现。最后通过对典型的“新国企”——青岛海信集团相关领导的访谈,揭示了实践中“新国企”经营者薪酬激励、声誉激励和控制权激励的发展现状与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