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人之前:作为士人的黄宾虹——早年黄宾虹的经历与心境

来源 :浙江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jkghost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以现代专业明晰的后见之明来划分,黄宾虹往往被划归为“画家”。然而,“画家”是一个相对晚起的“现代概念”。在黄宾虹成长的年代里,士农工商才是身份认同中更有效的概念。其中士更是四民之首,成为一般人向往的身份。绘画在当时虽是士子文人常有的爱好,但以绘画为专业或谋生却很少进入读书人生活、事业的选项之中,甚至为人所不齿。早年的黄宾虹亦是如此。   在家庭环境的影响和父亲的明确要求之下,黄宾虹自小投身科考。更因其在17岁考中秀才取得功名,成为被政府与民间认可的士大夫。在随后的游学之中,黄宾虹通过与其他士大夫的交游,提高了学识、拓宽了眼界,进一步加强了士大夫的身份认同。在此期间,黄宾虹的学问大体成型。其学问训练大致在汉宋之间,而更倾向汉学;对后起的新学、佛学等虽有一定了解,却并不深入。   在19世纪最后十年中,科考内容的改变与黄宾虹父亲的去世,使得黄宾虹放弃了浸润其间二十多年的科举,而走向另外的人生道路。在经过几年的徘徊之后,于1907年前往上海,开始以办报、出书等新式知识分子所常从事的新兴职业谋生;并于1909年开始正式卖画,在一定程度上接受了“画家”的新身份认同。   但几十年的士人生活与学识修养,使得黄宾虹对绘画这一行为以及如何创作作品都有了独特的见解。在黄宾虹心中,绘画是士大夫依仁游艺的行为,关涉文化与道德,所以是他“进道”、“济世”的方式。与之相应的,他推崇更能体现道德学识的宋元士夫画而看轻明清的文人画,更是抵制在近代兴起且成为潮流的写实画风。这些都与其根深蒂固的士人心态与情怀密不可分。
其他文献
豫剧是中原文化中最具有特色的传统艺术瑰宝,在我国戏曲界享有盛誉。曾一度成为我国分布地区最广、欣赏群体最多的地方戏曲剧种之一。然而,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生活方式
明朝从洪武初设行人司。行人司作为皇帝的监察机构,受皇帝差遣,到明中后期行人司逐渐发展完善,在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特殊的中央机构。行人司的发展对明代政治、经济、外交、礼制起到了重要作用。明初行人司的研究,对开拓明代外交史研究领域,探究明代机构管理等方面具有深远的影响。本文通过明初行人司初设,演变,发展形成脉络,及其行人司的主要职能,进而分析在洪武、建文、永乐时期行人司行废历程与统治者的意志和当时政局之间
学位
本文以大量的族谱、土改档案、地方志以及调查资料,详细论述近代两湖族田的来源、分布特点以及发展态势,并结合两湖地区近代的历史特点,分析农民运动对族田发展的影响,进而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