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腕踝针治疗对PCNL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为腕踝针在PCNL术后镇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腕踝针镇痛对于不同疼痛水平的疗效、腕踝针镇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不同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差异。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肾结石”或“输尿管肾盂连结部结石”,行PCNL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性别、手术类型及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连续三天,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每日予腕踝针治疗一次,对照组仅予常规术后治疗(必要时予“氟比洛芬酯50mg+生理盐水100mlivdrip”或“盐酸曲马多2ml∶100mgi.m.”)。观察并记录、对比每日行腕踝针治疗前后的疼痛水平。
结果:
1.病例纳入及分组情况:
自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行PCNL术的患者154例,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79例。各手术类型:PCNL一期(肾结石)116例(75.3%),其中治疗组58例(77.3%),对照组58例(73.4%);PCNL二期(肾结石)11例(7.1%),其中治疗组6例(8%),对照组5例(6.3%);EMS9例(5.9%),其中治疗组3例(3.9%),对照组6例(7.6%);SMPCNL2例(1.3%),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例(1.4%与1.3%);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16例(10.4%),其中治疗组7例(9.4%),对照组9例(11.4%)。
2.腕踝针镇痛的短期疗效:
每日经腕踝针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疼痛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每日疼痛水平降低幅度从第一天到第三天逐渐减小,第一天与第二天、第二天与第三天的降低幅度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降低幅度均值仅第一天达到有效缓解的程度(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2)。治疗第一天至第三天过程中,疼痛水平为5~7的患者占比逐渐下降,由第一天的86.7%降至第三天的0%。总有效率逐渐降低,由第一天的69.3%降至第三天的20%。对于原始疼痛水平不同的患者,治疗第一天时,疼痛水平为1~4的患者群体总有效率、显著缓解和有效缓解率分别低于疼痛水平为5~7的患者群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原始疼痛评分为1~4分的患者,第一天与第二天的疼痛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原始疼痛评分为5~7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
3.腕踝针镇痛的长期疗效:
对于治疗全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水平均有下降(P=0.000,P<0.05),且降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5)。
4.不同手术类型的疼痛情况:
由于行SMPCNL及EMS的患者数量较少,故统计时仅对PCNL一期(肾结石)与PCNL二期(肾结石)、PCNL一期(肾结石)与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不同手术类型的术后疼痛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且与PCNL一期(肾结石)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疼痛水平显著高于PCNL一期(肾结石),其余三种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显著低于PCNL一期(肾结石)。短期疗效方面,治疗前疼痛水平较高的手术类型,疼痛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治疗前疼痛水平较低的手术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疗效方面,经第一天治疗后,第二天治疗前所有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腕踝针治疗对于PCNL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在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2.不同类型手术的术后疼痛水平之间具有较大差异,腕踝针对于不同类型手术的术后疼痛均有镇痛作用,且在治疗后可将疼痛水平降至较低的无明显差异的水平。
本研究目的旨在探讨腕踝针治疗对PCNL术后疼痛的镇痛效果,为腕踝针在PCNL术后镇痛的使用提供理论依据,并观察腕踝针镇痛对于不同疼痛水平的疗效、腕踝针镇痛的短期和长期效果,以及不同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差异。
方法:
采用前瞻性非随机对照的研究方法,将在广州中医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泌尿外科住院治疗的、诊断为“肾结石”或“输尿管肾盂连结部结石”,行PCNL术治疗的患者纳入本研究,根据性别、手术类型及就诊时间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于术后连续三天,在常规术后治疗的基础上每日予腕踝针治疗一次,对照组仅予常规术后治疗(必要时予“氟比洛芬酯50mg+生理盐水100mlivdrip”或“盐酸曲马多2ml∶100mgi.m.”)。观察并记录、对比每日行腕踝针治疗前后的疼痛水平。
结果:
1.病例纳入及分组情况:
自2019年5月1日至2019年10月31日,共纳入符合标准的、行PCNL术的患者154例,其中治疗组75例,对照组79例。各手术类型:PCNL一期(肾结石)116例(75.3%),其中治疗组58例(77.3%),对照组58例(73.4%);PCNL二期(肾结石)11例(7.1%),其中治疗组6例(8%),对照组5例(6.3%);EMS9例(5.9%),其中治疗组3例(3.9%),对照组6例(7.6%);SMPCNL2例(1.3%),治疗组与对照组各1例(1.4%与1.3%);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16例(10.4%),其中治疗组7例(9.4%),对照组9例(11.4%)。
2.腕踝针镇痛的短期疗效:
每日经腕踝针治疗后,患者的平均疼痛水平均显著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每日疼痛水平降低幅度从第一天到第三天逐渐减小,第一天与第二天、第二天与第三天的降低幅度之间差异亦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降低幅度均值仅第一天达到有效缓解的程度(治疗后疼痛评分降低>2)。治疗第一天至第三天过程中,疼痛水平为5~7的患者占比逐渐下降,由第一天的86.7%降至第三天的0%。总有效率逐渐降低,由第一天的69.3%降至第三天的20%。对于原始疼痛水平不同的患者,治疗第一天时,疼痛水平为1~4的患者群体总有效率、显著缓解和有效缓解率分别低于疼痛水平为5~7的患者群体,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原始疼痛评分为1~4分的患者,第一天与第二天的疼痛水平降低幅度显著低于原始疼痛评分为5~7分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0,P<0.05)。
3.腕踝针镇痛的长期疗效:
对于治疗全程,治疗组与对照组疼痛水平均有下降(P=0.000,P<0.05),且降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9,P<0.05)。
4.不同手术类型的疼痛情况:
由于行SMPCNL及EMS的患者数量较少,故统计时仅对PCNL一期(肾结石)与PCNL二期(肾结石)、PCNL一期(肾结石)与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患者的疗效进行比较。不同手术类型的术后疼痛水平具有较大差异,且与PCNL一期(肾结石)之间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PCNL一期(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结石)的疼痛水平显著高于PCNL一期(肾结石),其余三种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显著低于PCNL一期(肾结石)。短期疗效方面,治疗前疼痛水平较高的手术类型,疼痛水平降低幅度均大于治疗前疼痛水平较低的手术类型,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长期疗效方面,经第一天治疗后,第二天治疗前所有手术类型的疼痛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
结论:
1.腕踝针治疗对于PCNL术后疼痛具有显著的镇痛作用,在短期疗效和长期疗效方面均有较好效果。
2.不同类型手术的术后疼痛水平之间具有较大差异,腕踝针对于不同类型手术的术后疼痛均有镇痛作用,且在治疗后可将疼痛水平降至较低的无明显差异的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