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墨烯的电化学剥离制备及其在能量储存和转换中的应用

来源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石墨烯在众多领域的优异性质和应用需求不断鼓舞并促进着其制备方法的研究。在探索的众多制备方法中,电化学方法因其温和的条件、可控的操作以及可观的产率被认为是最具工业化前景的途径之一。本论文围绕电化学剥离中的电解液、电压和电极等实验参数展开研究,旨在开发低成本、高产率的电化学方法来制备出不同性质的石墨烯产物,并对石墨烯的储能、电热和光热性能做了研究。在本论文第二章中,首先制备了一种新型绿色溶剂—一三组分深共晶溶剂(3-DES,硝酸锌-尿素-甲酰胺),然后将该3-DES作为电解液,在5V电压下对石墨纸进行电化学阳极剥离,最后经过提纯和分离得到了石墨烯产物,产率约为33%。整个实验过程操作简单,安全绿色。所制备的石墨烯片层数在1~3层范围内的占比77%,横向尺寸达到微米级别的占比64%,D带和G带强度比ID/IG为0.68,氧含量为10.7%,且在NMP中可以稳定分散1个月。此外,对3-DES也进行了回收,通过对其二次利用所得的石墨烯进行观测,证明了 3-DES循环利用的可行性,进一步降低了这种绿色溶剂在电化学制备石墨烯中的使用成本。在本论文第三章中,通过在钼酸盐(Na2MoO4和(NH4)6Mo7O24)水溶液中进行一步法电化学阳极剥离石墨纸,制备得到了可在水中分散的石墨烯产物,产率最高可达45%。对制备的石墨烯进行表征发现76%的石墨烯片层数不超过5层,94%的片层横向尺寸超过了 1 μm,D带和G带强度比ID/IG为0.98,而且在水中拥有长达6个月的稳定分散期。同时探究了电化学过程中施加电压与石墨烯氧化程度之间的关系。最后,通过抽滤法制备的石墨烯电热膜在10 V电压下的稳态温度高达147℃,最大升温速率达到11.8℃ s-1。该剥离方法为石墨烯的阳极制备提供了新的参考。在本论文第四章中,通过选择一系列的六氟磷酸和四氟硼酸季铵盐作为电解质,经过包裹处理的石墨鳞片作为电极,展示了一种新型的两步法阳极和阴极同时制备石墨烯的方法,第一步中,石墨在阳极和阴极上同时进行电化学插层,所用电压为5 V;第二步中,插层后的产物在微波辐照下进行膨胀和剥离。所得到的两极石墨烯片中至少有90%的层数不超过5层,横向尺寸达到微米级别的占比94%,阳极和阴极产物的氧含量分别为6.1%和1.9%,D带和G带强度比ID/IG分别为0.214和0.284,且两极产率最高可达81%和76%。此外,对电解质季铵盐实现了 60%的回收再利用,为高质量石墨烯的规模化生产提供了优于传统电化学剥离路线的显著优势。在本论文第五章中,首先通过水热法制备了还原氧化石墨烯/聚3,4-乙烯二氧噻吩:聚苯乙烯磺酸钠复合物水凝胶(rGO/PEDOT:PSS),并对GO和PEDOT:PSS投料比进行调控,得到了最佳电化学性能的复合物材料。该复合物气凝胶具有出色的光热性质,在1.05 W cm-2的功率密度照射下(808nm),其表面温度可达到337℃,光热转换效率为62.0%。由该复合物作为电极材料组装的对称型超级电容器可在激光照射下实现电化学性质的提升,在0.18 W cm-2的激光照射下,该超级电容器的比电容和能量密度可分别提升至黑暗条件下的1.6倍和1.8倍。并通过直接加热的方式,验证了激光照射下超级电容器性能的提升是由于光热升温的原因。该电容器的设计为新一代储能设备的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其他文献
氢能以其高能量密度和清洁可再生等优势正成为未来能源的主要形式之一。围绕氢能制备、存储与使用的相关技术受到了广泛关注并得到快速发展。然而氢气难以压缩存储和运输的缺点,仍有待解决。甲酸作为一种有机储氢小分子,能够在室温下,通过催化分解供氢,将在解决氢气的快速制备、高效储存及运输方面发挥积极作用。本论文针对甲酸分解制氢过程中涉及的催化剂设计制备、性能表达与评价、催化机制解析及催化环境的构建等开展了研究和
弱光图像增强是计算机视觉领域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由于受到光照强度低和曝光时间短等因素的影响,弱光图像中存在细节丢失、色彩暗淡、噪声突出等多种退化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导致了糟糕的成像品质,影响视觉效果,而且为高级计算机视觉任务增加了难度。本文着重研究基于生成对抗网络(Generative Adversarial Network,简称GAN)的弱光图像增强算法,旨在提升弱光图像的亮度、恢复色彩、补全细节
癌症已经成为一个世界性难题,传统的化疗、放疗和手术治疗虽然被广泛应用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依然存在一些固有的缺陷。光动力治疗与光热治疗是新兴的治疗癌症的方法,能为主流的三大疗法提供一些补充和帮助。这两种疗法具有副作用小、特异性强和治疗时间短等优点,因此被重点关注和研究。光动力治疗是通过光照将光敏剂分子变为激发态,之后分子会通过系间窜越转化为能级相对较低的三重态,并将能量或者电子转移到周围的底物分子
二维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2D-TMDs)因具有独特的电子结构、优越的物化性质在催化、能源、电子以及光电器件等领域表现出潜在的应用价值。化学气相沉积(CVD)技术制备的2D-TMDs具有尺寸大、层数可控、生长速度快以及质量高等特点,因而成为实验室中制备2D-TMDs最常使用的方法。CVD制备2D-TMDs的过程中,衬底的选择尤为重要,其不仅为2D-TMDs的生长提供支撑,同时也会通过影响生长动力学进
二维材料物性奇特,在催化、能源储存和转换领域、微电子领域有着巨大的科学研究、工业应用以及经济价值。本论文立足于二维材料研究的前沿问题,从新材料、新机制、新应用、新手段四个维度对二维材料展开探索,以期获得性能优异的电子器件和光电子器件。作者在新型二维半导体材料ZnIn2S4、准一维层状材料Ta2Ni3Se8、过渡金属硫族化合物ReSe2以及单元素二维材料Te进行了四个研究工作。论文分为以下六个章节:
为满足能源、信息等领域的快速发展而带来的新要求,新材料的研究正朝着多功能化、小型化的方向发展,这就要求新材料自身具备多种序参量(电荷、自旋、轨道和晶格)耦合且能够对不同外场(如声、光、热、力、电和磁场等)产生响应,从而为器件设计制造提供优良的载体。因此寻找具备室温以上低场响应的单相多参量复合功能材料是一项具有现实意义但又充满挑战性的工作。层状类钙钛矿氧化物由于其独特的层状结构,可以在同一晶体结构中
随着我国石油开发步入中后期阶段,勘探的主要目标转变为非常规油气藏,勘探难度极高。因此,油气勘探开发技术亟需科技创新发展。地球物理测井是油气勘探的关键技术,其使用特定的仪器,观测井眼内不同深度地层的各种地球物理特性。基于这些观测数据,岩相识别旨在判别地层的岩性成分,为实时钻井、地质评价和储层建模提供基础。传统测井岩相识别方法由地球物理学专家建立基于经验的测井岩相关系模型实现。然而,随着测井、地质资料
电磁逆散射方法建立在全波电磁计算的基础上,故相比于其它微波成像方法,逆散射重建有着更精确且普适的物理模型,和更广泛的应用前景。当前逆散射重建方法大多应用于石油勘探、建筑物内部透视和乳腺癌诊断成像等需要低频电磁波穿透障碍物的场景,故需要对亚波长量级的精细目标进行重建,构成了巨大的挑战。此外,成像区域内金属和非金属材料混杂的情况下,后者的重建极易受前者扰动,给定量重建带来不确定性。最后,在这些复杂场景
近年来,随着高清摄像头的普及和短视频应用的兴起,视频数据呈爆炸式增长,传统基于人力的视频分析方法难以满足现实应用需求。基于人工智能,尤其是基于深度学习的智能视频分析算法逐渐成为学术界和工业界的研究热点。时域动作定位作为其中的一项关键技术,其旨在找到感兴趣的动作在视频中的起始时间和结束时间,在视频检索、体育赛事智能化解读等系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然而,现有的大多数时域动作定位算法都是基于全监督的,
混合模式和先进模式是未来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ITER)的基本运行模式。这两种运行模式优化了托卡马克装置中非感应的靴带电流占总等离子体电流的份额,对外部非感应电流驱动设备的依赖程度最低。靴带电流的电流密度分布是偏离磁轴的,因此经过优化后的大份额的靴带电流整体抬升了芯部的安全因子剖面,安全因子最小值qm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