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液体功能化吸附剂的制备及吸附除砷研究

来源 :湖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ngat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含砷废水对水体和土壤造成严重污染,并最终通过食物链或地面水、地下水进入人体而危害人体健康。因此,废水中砷的脱除是一个长期且必须关注的问题。研发经济、高效的脱砷材料和脱砷方法,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和环境意义。吸附法除砷简单易行,受到了研究者的广泛关注。介孔材料SBA-15孔道结构规则、水热稳定性较好,生物质炭BC廉价易得,表面基团丰富,本论文主要以两者为载体,通过化学接枝法在载体表面上构建咪唑类离子液体,以此作为吸附剂用于处理模拟含砷废水的研究。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将离子液体Si(MeO)3PMIMC1嫁接到用水热方法合成的SBA-15上制得离子液体功能化吸附剂IL-SBA-15,采用静态吸附试验,以吸附剂对As(V)模拟废水吸附平衡时的吸附率为指标测定吸附剂对As(V)的吸附性能,并与其它几种经典吸附剂比较。结果表明,对As(V)的吸附性能顺序为:IL-SBA-15>BC-IL>季铵盐改性海泡石>聚合氯化铝改性海泡石>Ca/SBA-15>SBA-15。通过单因素实验进一步考察了制备条件和吸附条件对IL-SBA-15吸附剂处理模拟含砷废水的影响,在优化的制备条件(TEOS:P123:HC1:H2O=1:0.017∶5.88:171、焙烧温度550℃、焙烧时间6h、离子液体与SBA-15质量比为7:5、改性时间12h)和吸附条件(平衡时间12h;最佳pH值3.99;吸附温度20℃)下,其吸附率可达81.71%。并研究了20℃条件下,1mg/L As(V)模拟废水中的吸附动力学规律,得出此条件下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2049mg/g;吸附剂对As(V)吸附史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通过TG-DTA、FT-IR等方法对IL-SBA-15进行了表征证实了离子液体成功地嫁接到了SBA-15上,离子液体固载量为0.7663mmol/g。(2)将离子液体Si(MeO)3PMIMCl固载到以竹粉为原料,使用硫酸炭化制备的生物质炭上制得离子液体功能化生物质炭吸附剂BC-IL。采用化学滴定法测定了BC上的-COOH,-OH,-SO3H基团含量和BC-IL的Si含量和Cl含量m,并通过TG-DTA、FT-IR等方法进行了表征,证实了离子液体成功地嫁接到了BC上,估算出生物质炭材料上离子液体的固载量为0.4224mmol/g,固载率为50.83%。采用静态吸附法考察了BC-IL.在不同吸附条件下的吸附性能。得出吸附平衡时间为8h;最佳pH值为4.87;温度对吸附率及吸附容量的影响较小,5℃时吸附效果最佳。研究了20℃条件下,1mg/L As(Ⅴ)模拟废水中的吸附动力学规律,得出此条件下的饱和吸附容量为0.2920mg/g,吸附率为67.43%;吸附剂对As(V)吸附更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模型。
其他文献
在新中国图书馆事业6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中国图书馆学报》作为一个理论平台,给予人们一个打量与论说图书馆事业的历史、现状与未来的阵地。本文选择几个特殊的时间节点,对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能源需求不断提高,环境也不断恶化,人们对节能环保的要求日趋增高。目前多大中城市已禁止燃煤锅炉的使用,取而代之的是燃油、燃气及电锅炉,这三种锅
思辨缺席严重制约了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提高,成为实现大学英语教学目标的巨大障碍。在大学英语教学中,教师应更新教育教学理念,把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思辨能力放在前位,
《旧唐书·本传》评价李商隐的《锦瑟》为他"坎壈终身"的命运写照,其是诗人生命的最后阶段的作品,读来只觉呜咽缠绵,满纸血泪,有一种直达肺腑的震撼,分明便是来自诗人灵魂深
2001年11月,中央军委批转《总后勤部关于深化军队物资、工程、服务采购改革总体方案》,标志着军队物资采购制度改革全面启动。近12年来,改革取得明显成效,也在实践中遇到诸多困难
报纸
随着信息时代的到,在粮食产后的收获、加工、运输、消费等一系列过程中产生了大量的数据。合理地利用这些数据,我们可以从中获取更多深入的、有价值的信息。本文在国家粮食公
介绍了砼成熟度的概念 ,其发展过程及原理 ,阐述成熟度概念在施工中的应用方法 ,即用图表法或回归分析法求得养护温程 (等效龄期 )与砼可能达到的强度的关系曲线。同时提出在
提出将近年来飞速发展的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应用于导热领域的研究,通过神经网络算法和导热正问题的结合来求解导热反问题用于确定热物性参数,首先从理论上分析了方法的可行性,
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经济的转型、商业环境的日趋复杂,企业管理不断发生变革,财务管理的转型需求前所未有的迫切。因此阐述了目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诸如财务与战略脱节
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讲好历史课,就要学好新课标,掌握新理念,研究新教材,处理好教材中的各类活动,积极调动学生的学习热情,采用新的教学方法,以体现三维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