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妇女权益保护的相关问题,尤其是就业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以及社会各界的关注与重视。然而,由于经济、文化与社会等多因素引发的社会排斥现象,导致农村妇女在就业中遭遇多元困境。基于这个背景,本研究将农村妇女作为研究对象,重点关注农村妇女的就业,提出了四个研究问题:当前农村妇女的就业现状如何?农村妇女就业时遭遇哪些困境?这些困境形成的结构性原因是什么?在分析农村妇女的就业现状和就业困境的基础上,又该如何改善农村妇女的就业状况?本研究尝试通过探讨农村妇女就业的多元困境,为解决农村妇女就业问题的服务工作提供有价值的参考。本研究采用多元研究方法,以定性研究方法为主,定量研究方法为辅。笔者以N市五个区的农村为调研地点,以N市农村妇女就业状况为例,通过访谈法(包括对农村妇女和妇女工作者的访谈)、文献法以及问卷调查的方法进行资料的收集,对所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进而对N市农村妇女的就业现状、就业困境及其原因展开研究。本研究以社会排斥理论和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为基础,建立农村妇女就业的结构性困境分析框架,提出就业困境的结构性特征,并且立足于社会排斥理论,探讨农村妇女在就业过程中的社会排斥与融入,试图在此基础上提出解决问题的社会政策和社会工作服务建议。笔者通过研究发现,农村妇女的多元化需要,即除生理需要和心理需要外,农村妇女的自我发展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亟需满足。农村妇女就业困境的多元影响因素,包括个人-家庭因素、国家-政策因素、社会组织因素和地域-性别排斥的因素。即农村妇女在就业中遇到的困境既来自于自身、家庭,还来自于社会,因而农村妇女的就业需要是多方面的。农村妇女在就业中遭遇的社会排斥阻碍了其社会融入,农村妇女自我发展需要无法满足。针对以上问题,笔者提出了一些政策和社会工作服务建议,包括推动参与的适度就业政策、加强社会工作人才建设及服务提供和完善适度就业评估和监督机制等,以期能够为未来的农村妇女就业工作提出更多的建议和提供有价值的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