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传奇笑谑性研究

来源 :姚晓芳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wei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广大城乡的赛社献艺以及瓦舍勾栏、戏园等之中的演剧活动是中国古代戏曲在民间的重要生存方式。戏曲与民间生活的密切联系也是戏曲笑谑性生成的基础。笑谑是通过逆向、戏仿、颠倒、贬低、嘲弄、亵渎等方式,对生活中崇高的、权威的、优越的因素的一种解构。笑谑是一种典型的非官方的思维方式,它意味着距离的缩短甚至取消,人们以民间自下而上的眼光审视上层文化,无论距离现实人生多远的人、事、物都能被拉进世俗交往域。笑谑是一种特殊的语言符号系统,它将高雅的官方用语和民间俗谚、詈骂、歇后语等多种语言体式结合在一起,形成庄谐相并、雅俗同体的话语体系。戏曲的笑谑性由浅及深呈现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无深刻社会意义的笑;第二个层次,突破常规道德、规约、禁令等的限制,以及超越传统儒家伦理而产生的笑;第三个层次,寄寓褒贬的笑。以文人为创作主体的明清传奇虽然在整体上呈现出“委婉、奇巧、典雅”的美学风致,文学性较高,但终归是在诉诸观众视听的过程中实现其“剧”的价值的。传奇中雅正的内容虽然对于提高传奇的文学性、文体地位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但往往会使剧作沦于案头。相反,正是传奇中那些体现民间审美趣味的笑谑性内容对于提高传奇的戏剧性、剧场性作用较大,能够在舞台演出中博得观众的阵阵笑声。从这一点上说,笑谑性对明清传奇的传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正是笑谑性的渗透使明清传奇维持了戏曲的民间文化品格,从而不断延续,广泛地活跃于民间舞台之上。明清传奇笑谑性的形成渊源深厚,这与笑谑因子在传奇之前戏剧艺术中的积累与发展密不可分。明清时期繁盛的节日庙会演剧活动所营造的举国狂欢的氛围也是笑谑性得以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明清传奇的笑谑性在人物、情节、科诨这三个层面得以最为充分地展现。就人物而言,不论是上层人物还是平民群体都可以被进行笑谑式的处理;净、丑是扮演笑谑性人物的主要脚色,生、旦等其他脚色亦可扮演;双重性格是笑谑性人物的本质特征。就情节而言,本能欲望的释放、等级淡化、富有游戏品性是明清传奇笑谑性情节的主要特征。就科诨而言,从普通生活逻辑来看不得体的科诨,如语涉秽物、俗事,对经典文本的误释或戏仿,以及指向物质——肉体下部的粗莽语言和动作等,不仅是产生笑点的佐料,也冲击着官方主流文化的庄重和高雅。在明清不同时期社会政治、思想、文化背景的影响下,笑谑性在传奇中呈现出由弱到强再到弱的演变态势。在明清传奇的生长期(1465-1586),“雅正”的审美理想对笑谑性产生了制约。这一时期的传奇整体风格较为严肃,如教化剧《香囊记》《目连救母劝善记》,历史剧和时事剧《浣纱记》《鸣凤记》等,其中的笑谑性内容比较少,经常作为穿插出现,而且多与主题关涉不大。在传奇的勃兴期(1587-1651),“近情动俗”的创作热潮不断滋养着笑谑性的发展。笑谑性内容在这一时期的传奇中不仅体量增大,而且表现方式更为丰富和成熟,如汤显祖《牡丹亭》、沈璟《博笑记》中的笑谑性内容,与表现自由个性、反叛僵化的礼教束缚的时代题旨相契合。至传奇的发展期(1652-1718),对戏曲舞台化的重视使剧作的笑谑性程度更加浓厚。这一时期传奇的笑谑性主要表现在苏州派剧作家和以李渔为代表的风流文人的剧作中。在传奇的余势期和蜕变期(1719-1911),雅化的复归使笑谑性的发展势头深受影响,传奇的笑谑性程度再次弱化。在这段时期内,传奇中的笑谑性内容数量减少,对于主流文化的冲击和颠覆程度降低,与舞台实践的要求产生了距离。笑谑性对于明清传奇的发展与传播具有重要的功能。剧作家描写的是熟人熟事,然笑谑的手法能使熟人举手投足间显露出与其身份、地位不相符合,或与日常生活中的表现相异之处,使熟事的发展出人意表。笑谑可以利用喜剧的成分消解传奇中的悲情色彩,使故事呈现出悲喜交融的情感色调。笑谑性的场面或能调剂一出之中的冷热,或能使过场戏有戏可演,起到活跃舞台气氛,调节戏剧节奏的作用。此外,笑谑性内容可以集中表现激烈的戏剧冲突,往往成为折子戏的“戏点”和笑点所在,同时可以使折子戏的表演更加适合舞台演出,促进了折子戏的形成与繁荣。
其他文献
翻译实践文本选自美国教授金敏(Marjorie King)所著的《汉家的美国女儿:蒲爱德》(1888-1985)一书,属于传记文学类作品。该书于2006年由中国香港大学出版社出版,主要讲述国际友人蒲爱德的跨文化身份及她对中国的发展和中美关系做出的巨大贡献。国内目前为止尚未有该书的汉译本,且翻译该书对关于蒲爱德个人及北京协和医学院社会服务部和中国工业合作社运动等中国文化的研究都具有重要意义。本报告选
学位
中小学班会是学校德育活动的重要载体,教育戏剧具有的德育价值有助于提升中小学班会的育人实效。教育戏剧作为一种教学手段与中小学班会融合的价值在于推动学生的道德发展,助力班集体的成熟发展,以及建立关怀型师生关系。教育戏剧与中小学班会融合的技巧方法包括角色扮演、即兴创作、故事改编及教师入戏。
期刊
目的:探讨生活方式护理管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8月—2019年8月驻马店市中医院收治的84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脑出血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按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给予生活方式护理管理,护理时间均持续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血压及血糖指标、并发症、生活质量、护理满意度。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收缩压、舒张
期刊
随着无人机行业的迅速发展,无人机逐步走向大众出现在人们的视野,尤其是消费级无人机的发展,使得各行各业中的广大人士都可以便捷地使用无人机进行相关作业。无人机可用于航拍、巡逻、监控和灯光表演等众多用途,并且具有机身小巧、携带方便等优点,具有广阔的使用前景和消费市场。经过近几年的发展与普及,无人机热潮已经到来,其使用人群众多且仍在不断扩大。但与此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因为无人机操控门槛较低,所以使用者不
学位
<正>1绪论1.1问题的提出"立德树人"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座谈会上提出的工作中心环节。随着科技的进步和多元化教学理论的推进,德育形式已然丰富多彩。教育戏剧是把戏剧与剧场的技巧运用于学校课堂的教学方法,其重点在于课堂上的即兴演出和角色扮演,将学习内容置于假设的情景中,在教师有目的的引导之下,学生就某一主题进行互动从而收获感悟,相互作用,共同进步。由此,笔者开始思考学科德育渗透的可
期刊
通过控制还原剂与金属盐溶液滴加反应的条件我们制备出一种新型的超薄二维纳米片[1],该纳米片片层厚度最小处仅有1.5nm,同时具有巨大的比表面积与孔容[2]。我们的方法不需要使用任何的表面活性剂以及有毒的溶剂,产量大,绿色环保,非常适合大规模制备。
会议
报纸
聋校义务教育应坚持德育为先,培养聋生良好的道德素养和正确的价值观。将教育戏剧应用于聋校德育中,对聋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形成以及未来的发展有着重要的价值。聋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根据德育的主题和内容,结合聋生的个体差异和发展潜力,让聋生在教育戏剧的创编过程中激发道德情感,强化道德认知,培养道德判断力和道德行动力。
期刊
<正>2022年4月,教育部颁发新修订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首次将教育戏剧纳入课程标准。将了解“教育戏剧”的相关理论知识作为8—9年级学生的艺术课程学习任务,同时要求能够用“教育戏剧”的方法设计其他学科的学习活动:“如进行语文、历史或道德与法治等课程的创造性学习活动。”这一要求虽然与“教育戏剧作为教学法或教育活动”的理解有差距,但说明教育戏剧已被我国学校教育制度正式接纳,利用教育戏剧进行课程学习将成
期刊
目的 探讨全膝关节置换术(TKA)治疗老年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采用TKA治疗67例老年膝骨关节炎患者。比较手术前后疼痛VAS评分、HSS评分、膝关节屈曲活动度(ROM)、WOMAC评分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根据HSS评分标准评价疗效。结果 患者均获得随访,时间20~36个月。术后切口均无感染及延迟愈合;3例出现下肢肌间静脉血栓,溶栓后均治愈。随访期间均未出现关节感染及假体松动、移位、下沉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