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快推进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至今,已经过去十余年了。这期间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改善,尤其是民族地区,基本上从满足温饱,逐步走向更美好的明天。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教育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也是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稳定增大的潜在力。民族地区在进入“后普九”时代后,无论在办学规模、办学形式、教育经费投入,还是师资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但教育资源投入的不断增加与教育质量之间却表现出极度不平衡,民众对优质教育资源的诉求不能得到满足。换句话说,“上学容易,上好学难”是民族地区教育发展的现实困境。木里藏族自治县作为多民族杂居区,在民族文化以及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具有一定的代表性。通过走访该地区的相关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并对学生、教师和家长进行访谈,明确该县义务教育阶段存在着“重升学,轻就业”的问题,在生产力水平不高,经济社会发展缓慢的情况下,一部分学生还存在“升学无门、就业无路”的现实困难,为解决这个问题四川省政府和当地教育行政部门联合实施了“9+3”免费职业教育,即在九年义务教育之后再加三年免费职业教育的方式,来弥补义务教育质量差的不足。从表面上来看,这个办法解决了义务教育升学的问题,暂时转移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但从根源来讲,义务教育质量差、学生就业难的问题等并非解决,这仅是权益之计。首先,义务教育质量差,集中表现在三级课程落实不到位,学生所学内容与现实生活生产脱离,劳动技术教育缺失;其次,学生外地就学与返乡后环境的不适应;本土职业教育的弱化;接着,地方政府能提供给“9+3”毕业生的岗位越来越少,加上学生所学专业缺少民族特色,造成学生返乡就失业的现实。综上所述,解决这些问题的关键在于“教劳结合”高质量的普及义务教育,加强本地职业技术教育,创办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让学生能够在家门口学习科学文化知识和现代劳动技能,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品质,通过参加生产实践劳动,培养学生爱岗敬业,遵守职业道德的品质。此外,学校教育对人的培养是有限的,还应该注重社会与家庭的作用,快速发展本土经济,给学生创造多渠道的就业方式,为实现民族地区长效发展而努力。教劳结合是造就人全面发展的唯一途径。教育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我国的教育方针的重要组成部分,全面贯彻落实教育方针,在普通教育中多途径的实施劳动技术教育是必要的,坚持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比如“渗透型”、“分流型”等,兼顾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办人民满意的教育,是有效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有效途径。教育是民生之基,就业是民生之本。要想彻底解决学生升学与就业问题,除了实现高质量普及九年义务教育以外,还要加强本土的职业教育,尤其是办好本土特色的职业技术学校。同时注重学生可持续发展、发展民族文化特色与当地经济社会建设为目标,重点突出职业教育的职业性和学生的个体性发展,抓紧当地产业转型所带来的机遇,实现学生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