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跨索膜张拉结构 (如拉索屋面、拉索塔桅、悬索桥等) 作为现代化的新兴
结构已成为大跨空间结构的发展方向。
这类柔性结构的一个显著特点是,索和膜不具有弯曲刚度,结构对外荷载的
抵抗是通过改变自身形状来实现的。所以结构的变形比较明显,而且结构刚度与
变形相关,表现出明显的强几何非线性特点。此外,这类屋盖结构的重量通常都
比较轻;膜结构自不待言,悬索结构一般也均采用轻屋面构造。这些特点决定了
张拉结构对风荷载的作用十分敏感,风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外荷载。在风荷载作用
下易产生较大的振动和变形,最易产生旋涡脱落共振响应和空气动力失稳,其中
横风向振动是主要的振动方向。这类灾难国内外已发生多起,引起了国内外学者
严重的注意。
鉴于这类结构风致动力响应问题的研究至今还十分薄弱,本文在前人工作的
基础上对其进行了更深入的分析、研究和发展,具体内容包括在非线性结构的等
效线性化、横风向旋涡脱落共振响应与空气动力失稳的规律和计算公式等方面,
最终为实现工程的实用化打下基础。
本文首次建立了振动过程中的弹性模量修正公式(动力等效模量),即动力
分析问题中的Ernst等效弹性模量修正公式 (其在拉索屋面、悬索桥等索的静力
位移修正中广泛使用) ,为非线性结构动力分析的等效线性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在利用时程分析方法进行大量试算,并通过曲线拟合找出了线性结构与非
线性结构之间横风向旋涡脱落共振时的风速差 (或旋涡脱落周期差△Ts)与索截
面特性EA/L 的曲线关系,确定了非线性结构等效线性化后的频率或周期误差修
正范围值。
深入分析了索穹顶结构的横风向旋涡脱落共振特性,以线性二力拉杆取代其
中部分索单元,索垂度引起的非线性位移由作者首次建立的动力等效模量加以修
正。
深入分析了索穹顶结构的空气动力失稳(横风向驰振) 特性,以线性二力
拉杆取代其中部分索单元,索垂度引起的非线性位移由作者首次建立的动力等效
模量加以修正。
此外,受上海市科委的项目资助,结合实时的地面气象观测资料,建立了三
种灾情预测模型方法(灰色模型GM、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 ARMA、人工神
经网络ANN)预测了上海市2001年以后(含2001年)强热带气旋出现的趋势与规
律,研究了上海市的洪涝灾害损失周期与具体年限,为防汛抢险与应急指挥提供
基础依据。同时,借助于数值比较了三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为进一步建立综合预
测模型打下基础。
关键词:大跨索膜结构,弹性模量修正,横风向共振,横风向驰振,非线性结构,临界风速,体型系数,预测模型,灰色模型,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