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文化街区是城市在漫长发展过程中的一个缩影。以“居住”为主要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见证了城市不同时代的变迁,记录了城市发展的痕迹,是城市历史记忆的物质载体,也是地方文化习俗的培育器、生长地和传承地。以具象展现的街区实体留存了特定的历史风貌,这种经过时间发展而独有的外在特质和居住在街区中的人在公共空间之中产生的种种行为习惯和社会活动关系,共同构成了历史文化街区这一活化的城市发展博物典藏,对于研究和了解地域文化,发扬和传承优质文化精神或作为现代都市人情感回归的场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在当前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更新和改造的浪潮中,由利益驱使的多方投资主体谋求经济效益,历史文化街区的开发走向为获取高额的利润,主要表现为当前历史文化街区普遍而又纯粹的商业化或过度旅游化的现象,对于长期生活和居住在其中的原住民日产生活空间环境关注度较低。这些曾经辉煌的“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在快节奏的城市发展中偏离轨道而被忽视,居民的生存环境和生活品质与现代化生活失衡甚至脱节,导致街区逐渐走向沉寂落败。如何在保护整体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对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环境进行更新以改善街区居民的生活品质并维系原真性社会关系,亟待深入研究。本文以重庆市北碚区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研究当前较少关注的居住性历史文化街区。从公共空间入手,对街区空间形态和构成要素进行研究,梳理出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中具有使用和历史文化价值的公共空间,重点运用PSPL调研法分析评估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与公共生活特征,得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与澄江老街原住民日常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以此为依据,结合当今存量规划背景下的城市微更新理念,提出对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的更新原则、目标,并从规划管理和设计层面提出具有实践意义的更新策略。希望以此为触发点改善澄江老街整体空间环境,完善公共空间功能,满足更多公共生活的需要,从而激活社会关系脉络,维持历史文化街区原真性传统生活意象和历史文化价值。首先从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基本概况入手,阐述其特色和历史文化价值。进一步对街区公共空间类型和构成要素进行分析。其次在初步走访了解澄江老街基本现状的基础上重点运用PSPL调研法对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和公共空间行为活动特征展开调研分析。最后,综合前文理论、案例和调研分析结果,提出澄江老街公共空间微更新策略。研究结果表明,澄江老街中的公共服务设施和市政基础设施等整体老化、破旧,需待完善更新;公共空间环境品质和公共空间行为活动方面显示,街区道路拥堵、视觉环境残破、历史风貌侵蚀严重、公共空间设施不足,空间中休息、娱乐设施缺乏,活动类型简化单一、整体活力不足。针对以上问题,本文确定了澄江老街公共空间更新工作过程中应遵循的整体性、原真性、延续性、公众参与性、审美性和微更新原则;提出留存街区特色风貌、提升空间品质功能、修复公共空间活力三大基础目标;从规划管理层面和设计层面提出澄江老街历史文化街区的更新优化策略,表明在规划管理层面要对澄江老街实施整体规划、完善保护体系、激活投入主体;在设计更新层面要修复澄江老街空间结构肌理、完善街区空间界面环境、营造传承历史语境、多元提升空间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