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食管癌是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之一,提高食管癌治疗效果的关键是早期发现,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光动力学疗法(Photodynamic therapy,PDT)是近20年来应用于浅表肿瘤临床治疗的一种非手术替代疗法。经口服或局部应用的光敏剂能选择性积蓄于肿瘤细胞和组织内,在分子氧的存在下,经特定波长的可见光激发能产生单态氧(singlet oxygen,1O2)和氧自由基等活性物质,导致肿瘤细胞凋亡或坏死。随着各国卫生组织的先后批准,PDT已逐渐成为临床常用的备选治疗方式,包括晚期癌的姑息性治疗和早期癌及癌前病变的根治性治疗。然而,虽然PDT在临床治疗已得到肯定,但其具体机制还不十分清楚,而且许多患者治疗效果不明显甚至无效。了解个体或肿瘤间对PDT治疗的敏感性差异、研究影响其差异的因素与机制、针对不同肿瘤患者制定合理的个体治疗方案、甚至通过调控某些凋亡相关基因的功能而提高肿瘤细胞的PDT应答敏感性对提高生存率具有重要意义。目前有关PDT的作用机制和影响PDT疗效因素的研究是PDT领域的研究重点。 以往研究提示许多因素能影响PDT的效果。这些因素除光敏剂,所选用的光及氧分子以外,还包括肿瘤细胞的生物学性状和细胞内某些促/抑凋亡基因的表达活性等。由于光动力学效应需依赖于分子氧的存在,但在多数实体瘤中往往存在缺氧状态,因而氧分子的不足会导致PDT效果的下降,而且缺氧状态也导致肿瘤细胞对许多治疗方式(如放疗和化疗)的抵御作用。缺氧诱导因子-1α (hyla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是细胞缺氧信号转导途径中的主要转录因子,能激活许多基因的表达,与细胞的存活、增殖、血管生成及迁移相关。除此以外,最近的研究报道亦证实HIF-1α在调节细胞凋亡方面起作用。由于诱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