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胚胎干细胞(ES cells)以其具有全能性、可操作性和可塑性等诸多优点,已经成为医学和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的热点之一。研究者们试图用ES细胞建立糖尿病、老年型痴呆、帕金森氏症等遗传疾病转基因动物模型。在这些研究中,最关键的是ES细胞的来源和定向诱导分化问题。进行一系列研究必须要有足够的ES细胞,特别是建立转基因动物模型,需要10代以内的ES细胞;而用作细胞治疗研究也必须解决其他分化细胞的影响问题。 在我们的实验中,以小鼠ES—D3细胞系为对象,通过细胞培养大量增殖未分化细胞,再用两种方法进行ES细胞向神经细胞的诱导分化实验。首先从胚体(EBs)本身探讨ES细胞内部调控诱导分化的机制,用悬浮培养、悬滴培养、悬浮转悬滴培养的方法培养出不同时间的EBs,再加以RA处理,观察比较EBs对ES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用不同浓度的RA处理EBs,分析诱导剂RA对ES细胞神经分化的影响。结果表明,用10-6M的RA处理悬滴培养3d转悬浮培养1d的EBs 4d,能得到较高的神经分化比例。 同时,为以后开展转基因动物模型的研究,我们还进行了小鼠ES细胞建系的部分工作。以ICR小鼠和昆明小鼠为实验对象,采用超数排卵的方法获得小鼠胚胎,培养在用丝裂霉素C处理过的ICR小鼠和昆明小鼠MEF细胞饲养层上,选取适当时间离散增殖的ICM和类ES细胞集落,分析了在小鼠ES细胞建系过程中,饲养层细胞、消化液及不同品系来源的胚胎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来看,ICR小鼠和昆明小鼠两种来源的饲养层细胞对胚胎贴壁、ICM增殖无影响,消化液作用影响明显,以0.125%trypsin+0.02%EDTA消化10~15min为宜。以上结果表明:ICR小鼠比昆明小鼠更易进行ES细胞的建系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