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耕地具有重要的粮食生产功能,对保障国家的粮食安全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也是确保我国社会稳定、生态安全和经济安全的根本。甘肃省耕地资源与粮食生产的关系使粮食安全问题面临严峻的挑战。随着规划期内社会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生态环境建设的需要、农业种植结构的调整将不可避免地使耕地面积进一步减少,同时甘肃省面临着后备耕地资源开发难度大、成本高的突出问题。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粮食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本文以甘肃省为例,从粮食安全的战略角度,对甘肃省耕地保有量进行预测研究和分析,在阐述耕地保有量的内涵及外部性的基础上,以土地资源稀缺性理论、人地协调理论、生态系统平衡理论、投入产出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等为基础,分析了甘肃省耕地资源利用状况,以此基础上对2010—2020年甘肃省耕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判断,通过利用数学模型分别预测目标年甘肃省人口总量、粮食需求量、粮食单产、复种指数、粮经比,在此基础上考虑粮食自给率,结合国民经济发展及各用地部门需求,考虑规划期间耕地减少和增加的各种可能性,利用耕地保有量预测模型预测2010年和2020年的甘肃省耕地保有量,并对其预测值进行合理性分析,提出了基于粮食安全战略下的耕地保护的对策建议。为实现农业持续发展,保证粮食安全,为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修编等提供科学参考,进一步为甘肃省实现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提供前提条件。本文预测的耕地保有量是依据甘肃省在一定粮食自给率及不同人均消费水平下,根据区域耕地粮食单产水平反映所需要的最低耕地面积。即在粮食自给率为90%和95%的及保持人均粮食占有量300 kg以上的温饱型生活水平下,预测2010年和2020年甘肃省的最低耕地保有量分别为453.16万hm2和431.42万hm2,在这样的耕地保有量范围内可以实现比较稳定的粮食安全,最低限度可以满足人均300 kg粮食占有标准的生活水平。在未来的长时间内,甘肃省的粮食生产要加大土地整理,特别是基本农田的整理力度,对中低产田进行改造,走提高粮食单产的路子是解决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的的重要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