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发展城市生态人居环境、提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建立先进的城市环境监测预警体系之背景下,作为“城市交通道路环境空气质量监测及评价方法研究”的一部分,本文结合国内外相关研究经验,以CO为研究对象,从城市交通道路空气中CO污染水平监测以及机动车排放因子模型和扩散模式的适用性等方面进行相关基础研究,为本课题后续基于GIS的城市交通道路环境质量评价可视化系统建立做基础,结果如下:①总体上北京各路段CO浓度较低,从道路类型上,学院路和苏州街CO污染相对较轻,学院路十字路口最为严重,从季节上,冬季CO浓度明显高于其他季节,夏季最低,春、秋季相当;广州市所选各路段CO污染与北京市相比较为严重,在科韵路尤为突出,而季节性变化不明显;CO浓度和车流量日变化相似,其高峰基本与上下班高峰时段吻合,两者存在显著线性关系,风速、风向对CO时空分布影响较大。②通过对多种机动车尾气排放模型和扩散模式从地域性、时效性、模型的可移植性、应用成熟性、数据库的完整性、参数可获得性、操作简易性等各方面进行比较,选定了排放因子模型MOBILE6.2,通过修正其参数计算出北京市2000年和2008年不同车型机动车排放CO的分担率及CO排放总量,结果表明:小客车和轻型汽油车对CO的贡献率超过80%,柴油车对CO的贡献率极小;虽然北京市机动车保有量逐年迅增,但机动车排放的CO年总量却下降,2008年CO机动车排放年总量与2000年相比较下降了30%左右。③根据北京市的街道几何特征和气象特征,分别选定CAILNE4模式和OSPM模式对开阔型道路学院路和学院路北口十字路口以及峡谷型道路苏州街等各路段CO浓度进行模拟,并与实地监测结果进行比较验证,结果表明该两种模式在模拟北京市所选三类交通道路CO浓度时具有较高的精度,亦即采用这两种模式来模拟此类道路的CO浓度是适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