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过体育锻炼加强青少年体质、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是关乎国家和整个民族未来的大事。如何来引导学生养成健康的习惯,锻炼健康的体魄,预防近视和肥胖等疾病就显得尤为重要。近年来,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对此,国务院于2019年7月份下发了《国务院关于实施健康中国行动的意见》,国家层面又出台了《健康中国行动(2019—2030年)》计划,其中明确提出实施中小学健康促进行动,并就行动目标和举措作出孓具体的要求部署。明确提出到2022年和2030年,全国学生的体质健康标准达标优良率分别要达到50%以上和60%以上。相关政策与措施的制定和实施是促进学生体质健康的外部环境因素,外因通过内因其作用,当前外界环境因素并未对学生健康促进起到显著作用的背景下,更应探讨内部因素及内部因素对外部因素的带动作用。因此,本研究在基本心理需要理论框架下从内心的视角,探索中学生心理需要满足、锻炼动机与体育锻炼行为的关系,据此提出促进中学生积极主动参与体育锻炼行为的策略。本研究采用分层群体抽样法,选取株洲市在狡初高中生为研究对象,实施量表测试。共发放调查问卷710份,回收调查问卷710份,经过整理剔除无效的问卷后,最终得到有效问卷615份,有效率86.6%。使用Exce12007、SPSS23.0软件工具对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和分析,通过因子分析、信效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等数理统计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以下结论:1.中学生体育锻炼行为在性别、年级以及是否独生子女的维度上没有显著差别。分析认为这是由中学生的学习生活环境特点决定,中学生大部分时间集中在学校,出于升学压力,体育锻炼主要以学校体育课程安排为主,利用课余时间体育锻炼为辅,而学校体育锻炼大多是不分性别、年级以及是否是独生子女。2.中学生对体育锻炼行为带来的好处认识尚处在初级阶段,中学生认为自己喜欢的体育锻炼行为就是健康的,同时也会带来精神面貌和身体形态的改变,由于这三者都是出于自身内在的原因,中学生难以区分其内在区别;同样对于体育锻炼的社交、能力等外在动机也不能明显区分。但是中学生对于体育锻炼行为是出于自己的乐趣还是为了外部社交的需要,这两个方面是分的比较清楚的。3.从心理需要满足角度出发,处于青春期的中学生能力需要得到满足后对其体育锻炼行为具有正向的预测作用。这点对鼓励中学生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很有启示意义,中学体育教师应当尽可能地通过各种渠道和平台去鼓励中学生展示自身的体育专长,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中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积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