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少数民族学生英语学习有别于汉族学生,具有特殊型。对一些少数民族来说,英语是除了其本民族语言和汉语以外的第三语言。国内外许多教育家和语言学家很早就指出第三语习得有别于第二语习得,对少数民族的语言教育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采用针对性的教学模式和方法。目前少数民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还远远落后于广大的汉族地区,针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也十分有限,了解的也不够透彻。特别是那些地处偏远经济落后的地区,英语教育存在着许多问题没有被发现更没有得到有效地解决。云南省哈尼族地区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
为弥补这一缺憾,笔者深入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绿春县,对当地最好的县级中学——绿春县一中展开研究,旨在了解在多语言环境下哈尼语、汉语和英语三种语言的使用和掌握情况,及其语言态度,重点研究了英语课堂中的教学语言以及效果。笔者对100名哈尼族中学生展开随机问卷调查,采访了当地资深英语教师及部分学生家长进行了采访,并在这些英语教师的推荐下旁听了部分英语课程。研究发现,当地由于语言偏见和师资等原因,避开了学生的母语,而采用内地英汉双语进行英语教学。然而当地的语言环境和地理位置劣势导致了哈尼族汉语表达能力水平低于其他少数民族。因此汉语讲解给教师和学生都造成了一定障碍,现行的教学语言不利于学生的英语学习。为解决这一问题提高哈尼族地区的英语教育质量,笔者提出把学生的母语融入课堂中作为教学语言之一,在哈尼族聚居地大力推广哈尼-汉-英三语教学。
同时,笔者广泛听取了学生、老师、家长对三语教学的意见,并分类进行了陈述。结果表明,虽然在被调查者中存在一些疑虑和争论,而且各自的出发点不尽相同,但三方面大多数都支持把民族语言纳入教学课堂中作为教学语言之一,来提高学生理解效率。同时,大家也清醒地认识到目前实施三语教学前还存在一定的困难,例如师资不足,缺少权威性的实证研究,以及专业指导和教学支持等。
鉴于此,笔者以国内外先进的语言习得理论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经验为指导,全面论述了该方法的合理性,必要性和可行性,对其效力进行了前瞻,并对该方法的完善提出具体改良意见,如:设计出完整的三语的教学模式,培养民族骨干教师,纠正语言歧视以及吸取西方先进的三语教学和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相关经验等。
由于笔者时间和精力的限制,本次研究的调查范围、数量和设计的话题都十分有限,不可避免的存在这一些局限,有待其他研究者完善。尽管如此,笔者仍希望本文对相关领域的研究有所帮助,引起相关部门对老少边穷地区的少数民族语言教育的关注,从而提高我国英语教育的整体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