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多校区异地办学已经成为我国高校办学的一种重要模式。不同于单一校园,高校异地建设中面临的文脉传承问题,以及需要设计团队协同合作完成的大规模短时期建造新校区的要求,都对高校设计提出挑战。本文试图从建筑设计策略的视角进行认知和研究,找到应对以上问题和挑战的方法。浙江大学120周年校史中经历过三次多校区建设时期,目前形成了三个城市七大校区共同发展的现状,而且尚有多个校区正在建设中,是多校区异地建设的典型案例之一,尤以舟山校区最具代表性,其对玉泉老校区的文脉传承得到了广泛的认同。在对玉泉与舟山校区建筑主轴线两侧主要建筑进行观察时,发现两者均体现出“重复性”、“突变性”与“层级性”特点;此外,两校区在建设过程中均具有明确文化要求,且有设计策略来进行指导设计师进行大规模设计。这与“模件化”(2005年,雷德侯《万物》)的特点与背景相符。因此,在模件化视角中对建筑文脉传承中的模件化建筑设计进行分析与讨论。本文采用实证研究法与对比研究法,从学者、使用者、设计师三个层面,对舟山与玉泉校区的主要建筑进行模件梳理与对比,并且通过建筑师访谈和使用者问卷调查将两者对建筑的设计操作与体验认知进行比对分析。在此基础上,模件化设计策略应对建筑文脉传承的可行性得到了验证,其具体的操作控制也得到了进一步的明确,从而为形成应对建筑文脉传承的模件化设计策略导则提供了目标、途径与控制法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