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性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研究

来源 :郑州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cewang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短桩复合地基是在复合地基的理论与实践不断发展的基础上出现的一种新型的地基处理形式。由于其既能满足工程上对地基承载力及变形的要求,又能达到节约资金的较好经济效果,在工程界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是,目前人们对长短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及相互作用机理还处在初步研究阶段,相关研究还不够深入,设计理论还不够完善,尚处在初步探索阶段。本文主要采用三维有限元数值模拟与理论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单桩复合地基、等长桩复合地基的荷载传递机制入手,研究复合地基,特别是长短桩复合地基中长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与短桩侧摩阻力和端阻力发挥过程中的相互作用机理,进一步研究竖向荷载在长桩、短桩和桩间土之间的分配机制和变化过程;进而根据荷载传递机制及侧阻和端阻的作用机理,以单桩复合地基、等长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刚度为基础,建立长短桩复合地基的变形刚度。初步得到如下结论:(1)复合地基中桩侧摩阻力与桩侧土压力有关,当桩土产生相对滑动之后,桩侧摩阻力随着桩侧土压力的增大而增大;桩侧土压力与土体竖向应力有关,也就是与上部荷载在土体中的传递途径有关;(2)由于上部荷载向周围土体中扩散,单桩复合地基中,上部荷载向下传递的深度有限,桩侧土压力受上部荷载影响不大,桩侧摩阻力受上部荷载影响也不明显;群桩复合地基中,角桩、边桩、中心桩的桩侧土压力受上部荷载的影响深度逐渐增大;而不考虑承台外土体的群桩复合地基中心桩桩侧土压力全长受到上部荷载的影响,桩侧摩阻力与桩侧土压力有相同的变化趋势;(3)桩端阻力的发挥除了与桩端土体性质有关外,还与桩侧摩阻力有关。在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之前,增加的上部荷载由桩侧摩阻力和桩端阻力共同承担,桩端土应力增加较缓慢;当桩侧摩阻力达到极限值以后,不能再承担新增加的上部荷载,所以新增加的上部荷载只能有桩端土承担,此后桩端土应力增加较快;(4)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桩侧摩阻力的发挥也与桩侧土压力有关,端阻力发挥与侧阻和上部荷载有关。长桩的侧阻和端阻大于短桩,桩土应力比也大于短桩,并且随着短桩桩长的减小,长桩端阻增大,桩土应力比增大,而短桩端阻和桩土应力比减小;(5)长短桩复合地基中,水平方向的加固范围,长桩大于短桩,并且随着短桩长度的减小,短桩在水平方向的加固范围逐渐减小;(6)最后,在模拟分析单桩、等长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的基础上,本文给出了长短桩复合地基变形刚度的计算方法。
其他文献
钻井法是煤矿井筒穿越深厚表土层的特殊施工方法之一,综合技术指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但仍有许多因素制约其进一步发展,主要是井壁结构的稳定性和井壁结
地震灾害引起建筑物中结构构件和非结构构件的破坏、建筑功能的中断,造成大量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因此研究建筑物在震后破坏程度及由此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显得尤为
双排桩-锚杆支护形式是近年来随着深基坑工程产生的一种新的支护形式。它由双排桩和预应力锚杆组成,是具有较大侧向刚度的超静定结构,能有效的控制变形,并具有良好的经济效果
新提出的型钢再生混凝土组合结构将型钢和再生混凝土组合起来共同工作,既可以利用型钢混凝土结构承载能力高、刚度大、抗震性能好等优点,又可充分发挥再生混凝土突出的社会、经
本文以钦州港淤泥为研究对象,针对利用吹填淤泥造陆、筑堤筑路,以粉煤灰生石灰混合为固化剂,通过室内沉降柱模拟试验、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探讨粉煤灰、生石灰混合加速吹填淤泥沉
基于共同作用研究的必要性。本文利用大型通用有限元软件,建立了框架结构、筏板基础与地基三者共同作用下的计算模型。主要分析在共同作用下,上部结构、筏板基础和地基的内力
随着建筑业迅速发展,建筑垃圾的产量空前增加。一方面建筑垃圾的排放占用了大量的土地,造成了严重的环境问题;另一方面随着我国的GDP迅速增加,国力增强和可持续发展的矛盾日渐尖锐。再生混凝土多孔砖是一种新型的墙体材料,对建筑垃圾的利用率可以达到80%以上。实现了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能够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保效益。本文对再生骨料、再生混凝土多孔砖、再生骨料生产工艺等进行了系统的研究。再生骨料
钢网构架剪力墙是一种新型剪力墙结构,由于其研究并没有完全成熟,需要对其受力性能进行进一步的研究。另外,由于目前大量的旧建筑被拆除,产生了越来越多的建筑垃圾。这些建筑垃圾
矿山开采过程中,矿坑涌水对区域地下水系统影响以及矿山污废水外排对区域地表水环境影响,历来是矿山环境保护与治理的难点之一;而矿采、选生产的大量需水,又给区域水资源供需
近几年,我国的风电事业发展非常迅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装机容量已于2010年名列全球第一位;而塔架作为风力发电系统的主要支撑装置,其结构形式、受力特性、设计方法及可靠性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