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干共轭型锇杂环的合成及反应性研究

来源 :厦门大学 厦门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xr9066465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由于兼具金属有机化合物和芳香化合物的性质而备受瞩目。目前,各种新型结构的金属杂芳香化合物相继问世,而针对卤代金属苯(金属苯上含有卤素取代基的化合物)的研究却相对较少。本论文合成了两例稳定的碘代金属苯并研究了其反应性。此外,论文还考察了锇杂环戊二烯和锇杂五元环内联烯这两类金属杂环化合物的反应性。本论文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部分: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金属苯、金属杂环戊二烯以及金属杂环内联烯的合成与反应性研究。阐述了本论文的选题依据和研究内容。  第二章合成了两例稳定的碘代锇苯,并考察了其反应性。发现不稳定的碘代锇苯通过配体取代反应可生成稳定的碘代锇苯。通过考察碘代锇苯的反应性,发现一氧化碳取代的碘代锇苯可与胺反应,生成锇杂环戊二烯类化合物;2,2-联吡啶取代的碘代锇苯可与醇钠/醇发生移位取代反应,合成了邻位烷氧基取代的锇苯化合物。  第三章研究了含环外亚胺官能团的锇杂环戊二烯化合物的反应性。考察了锇杂环戊二烯与炔丙醇或联烯硼酸酯的反应,合成了氮杂金属双五元环化合物。  第四章研究了锇杂五元环内联烯化合物的反应性。发现在钯催化剂的作用下,锇杂五元环内联烯与三苯基膦、三乙胺及苯乙炔等试剂反应,于不同溶剂中分别生成了含双季鳞的异锇苯酮化合物及锇杂五元环内联烯并硫杂环丁烯化合物。此外还研究了锇杂五元环内联烯化合物与氯化亚铜的反应,合成了一个结构新颖的锇杂环戊烯酮化合物。  第五章是论文的创新性和研究工作展望。
其他文献
分子间(内)相互作用对于整个体系的化学、物理、生物等方面的性质产生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关于分子间(内)相互作用的研究也一直是化学领域的重点。随着计算机和理论计算化学的发展,科
该学位论文就是在认真分析和总结文献的基础上,利用金属有机化学中的Heck反应设计合成了一系列咔唑类衍生物,并对其光物理性质进行了测试.合成具有原料易得,方法简单等优点.
该文以PMMA为燃烧研究对象,以PMMA燃烧时的裂解质量损失动力学为基本研究内容,研究了高分子材料的燃烧放热动力学.模型设计中包括了对PMMA的传热、传质、裂解化学反应以及材
甲烷是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燃料和化学品中非常出色的原材料,但甲烷又是非常稳定的分子,其活化常需较高的温度,因此,研究有效活化甲烷,特别是较低温下转化甲烷的催化剂,具有理论和实
该论文主要对桥联环糊精和罗丹明B在溶液中的相互作用进行了研究.运用了二维的COSY谱对罗丹明B和联吡啶桥联-β-环糊精的H NMR谱进行了谱峰的归属.并通过对联吡啶桥联-β-环
该论文用化学还原法制备超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考察了制备条件对其组成、结构及表面电子态的影响,在分子水平上阐明了催化活性中心的本质;系统地研究了非晶态合金催化剂的结
用自组装单分子膜(SAMs)技术在金片、银丝、金丝等不同的基底上固定IgG抗体,分别制备了电位型无标记IgG免疫传感器。其中,以金丝为基底制备的免疫传感器最灵敏、最稳定。 对以
鬼臼毒素及其衍生物具有显著抗肿瘤活性,其中鬼臼毒素的糖苷衍生物etoposide(VP-16)和teniposide(VM-26)已被广泛用于临床.另一方面,通过用氟修饰生物活性有机化合物,已经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