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据融合的故障研判与负荷转供技术

来源 :广东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dn209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配电网的设备型号众多,数量巨大,覆盖范围广阔,故障排除难度大。这些因素直接导致故障跳闸后对故障点查找时间长,使供电可靠率降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必须寻求有效的技术手段弥补故障查找的不足。除了提高现场人员故障查找水平以外,使用配电网调度运行智能化管控系统作为辅助工具,能有效提高效率,达到迅速处理,快速复电的效果。本文在此背景下开展配电网技术系统的研究,期望通过对配网多维数据清洗辨识、主配协调大面积负荷转供以及基于数据融合的故障快速研判的手段,提高电网运行参数及数据的质量来保证调度运行人员对电网的可观测性,并且在此基础上,通过提升故障时的故障研判能力及大面积停电情况下的快速恢复能力来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在研究过程中结合广州配电网实际情况及遇到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实现提升故障处理效率,减少故障处理时间。本文首先回顾国内外在配电网综合系统研究水平的现状和发展趋势,接着对本项目研究的技术原理做出简单的介绍。广州电网作为特大型城市电网,随着经济的发展,配电网规模在不断地扩大,配电网的供电可靠性问题越来越突出。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支撑配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几个关键因素还存在可提升的空间,对于配网图模质量未能做到精确管控、大面积停电情况下恢复供电需要耗费较长时间以及配电网存在较大的监视盲区。目前,针对失压设备的复电方案开发处于模型化阶段,仅考虑简单情况和简单约束条件,离真正实用化尚有差距;自动生成复电方案功能的开发必须面向大面积事故才具备实用价值。可见,转供方案要想发挥更大的价值,必须面向大面积停电的处理。不过,暂未见到有成熟产品能实现上述一切功能。本文将根据以上问题,结合广州配电网实际情况,深入分析配电网技术系统的可行性,运用目前拥有的技术手段,提出其未来继续改造的方案,使其成为一套能根据配电网实时运行情况做出故障研判,并能自动生成大面积转供电方案的配电网技术支持系统。
其他文献
对NiTi形状记忆合金在冷轧变形后的不完全相变特征进行了研究。通过设计试样原始表面形状的方法,将具有不同位错密度的宏观区域引入形状记忆合金内部,使整个材料获得了复合材料
2011年,全球最大电子代工企业富士康科技集团CEO郭台铭向外界宣布百万机器人计划,即3年装配100万台机器人,据测算,富士康的产值约占珠三角工业产值的1/4,如果未来3年珠三角企业2/3的
<正>一、园区介绍天津武清汽车产业园是天津市政府2009年8月批准建立的市级示范园区,园区处于京津发展主轴、天津滨海新区腹地,毗邻北京、面向渤海,规划面积50km2,目前已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