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人在实务工作中发现,有些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案件作案手法颇具隐蔽性和欺骗性,事后惩处难度加大;有些案件涉及全国多个省市,虚开数额特别巨大,案发后涉案单位、涉案人员往往无力退赔,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挽回的巨大损失,因此,“源头治理”、“关口前移”对此类案件防治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是基于这样的背景和认识撰写的。本文首先从税收和法律角度分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的内涵,梳理虚开行为在增值税发票流转各环节的种种表现,并指出虚开行为侵害的法益是国家的税收管理制度,包括税款征收、账簿管理、发票管理等制度;接着概要介绍上海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专项治理情况,并以上海市某检察分院公诉、二审案件为样本,分析上海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情况和特点,进而选择典型案例逐一介绍案情,归纳作案手法,得出案件启示;然后结合上海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特点和具体案例,从纳税人意识、税制和征管角度分析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行为成因;最后参考现代先进增值税制度、征管经验做法,从工商登记、一般纳税人管理、增值税制度、政策、征管体制及纳税人意识等方面,有针对性提出遏制上海市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的对策。预防与治理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犯罪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部门、多个法域,本文只是从财税法角度加以分析和思考,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本文以上海市近两年的虚开案件为研究对象,又正值上海市“营改增”制度试点和全面推开的时期,有较强的针对性和时效性,对实际工作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