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完善和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在国有大型企业改革的前提下,企业中学将逐步从企业分离,交由地方政府统一管理。这种职能的转换既有利于地方政府对辖区范围内社会公益事业的统筹规划和管理,又有利于提高政府管理社会的能力,同时为企业中学的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企业学校由政府接收是一个需要长期探索的过程,也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目前,在地方政府短期内无力一并接管的前提下,部分企业中学面临困境,企业办学出现了一些新问题。因此,关注并帮助企业中学在改制中有效应对当前所存在的问题,在我国基础教育改革过程中不容忽视。 企事业办学是指国务院各部委及地方和军队所属企业、事业单位举办中小学,是适应我国国情的一种办学形式,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企业中学的主体产生于二十世纪的五十年代末,发展于六十年代中期,八十年代与九十年代之交进入辉煌时期。由企业自办的中学是在特定的历史条件下形成的产物,它曾在计划经济时代起到排忧解难和动力保障的双重作用。但在国有企业体制转轨的过程中,一部分企业经济效益的下滑致使企业中学受到了直接的冲击。因此,本研究通过对白银市四所企业中学发展状况的调查,探讨了企业中学在改制过程中所面临的问题,并为企业教育主管部门、企业中学及当地教育行政部门提出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 本研究根据教育学、社会学、教育管理学的有关理论,采取质的研究和量的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采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观察法、文献分析等方法。以甘肃省白银市四所企业中学为例,通过深入调查访谈分析,了解企业中学的发展现状,力图揭示出企业中学在体制改革中所面临的问题。 论文共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是引论。主要内容是企业中学的由来和发展,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研究综述、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与过程。 第二部分是企业中学目前所面临的问题及分析。研究指出了企业中学在办学体制、教育经费、内部管理体制、师资队伍建设、教育教学质量、校外教育资源开发等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三部分是企业中学发展的对策及建议。针对企业中学面临的问题,本研究从政府、企业、学校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1.政府:提供政策保障,尽快实现平稳过渡移交,保证学校正常发展。 2.企业:处理好与地方政府的关系,给企业学校以办学自主权。 3.学校: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加快内部管理体制改革,提高办学质量和办学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