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水江流域地处我国西南部云贵高原向湘西地区丘陵过渡地带,气候常年温暖湿润,属于典型的原始常绿阔叶林分布带。明朝以来,随着清水江流域频繁的木材贸易以及贸易规模逐渐的扩大,原有的常绿阔叶林已经逐渐被杉树人工林所取代。而杉树通常生长在海拔1000米~2500米的山区寒带上,在清水江地区种植由高海拔山区地理位置逐渐下移,不但没有受到生态问题的影响,反而使清水江流域成为了南方最大的杉树种植基地。这一变化除了经济、政治等原因外,还与该流域各族居民发挥自己的地方性知识直接关联。频繁的木材贸易导致不同的外来文化在此交汇,清水江流域的苗族、侗族等当地人民为了维持自身生存与发展的需要,对传统的的生活方式、风俗习惯、制度文化等进行了相应地调适。当地林农在长期实践中积累形成了一系列的本土生态知识,创造出了独有的杉树营林技术,通过文化适应,促进了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本文通过田野调查对杉树在清水江地区种植由高海拔山区地理位置逐渐下移现象的研究,阐释文化对环境的适应性改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