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伴发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征,了解高血压人群中糖代谢的患病状况,以及探讨不同糖代谢状况对高血压患者动态血压变化规律的影响,为临床预防、诊断、治疗原发性高血压伴发糖代谢异常患者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入选2007年1月至2008年3月在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高血压病科住院的既往无糖尿病史的原发性高血压患者151例,其中男性84例,女性67例,年龄在28-86岁。对所有患者行空腹血糖(FPG)、糖耐量(OGTT)2小时静脉血糖(餐后2hPG)测定和24小时动态血压监测,根据空腹血糖FPG和餐后2hPG将1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分为糖耐量正常(N GT)、糖耐量受损( IGR)和新发现2型糖尿病(2-DM) 3组。数据处理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多组间比较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率的比较采用x2检验,两变量采用相关分析,连续性变量用χ±s表示其分布特征。P <0. 05定义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①151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中共新检出109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占所有患者的72%,其中糖耐量受损(IGR )57例,占38%,糖尿病(2-DM)52例,占34%,糖耐量正常(NGT)42例,占28 %。②单纯测空腹血糖可检出糖代谢异常者59例,占151例患者的39%,加做OGTT2小时血糖后,共可检出糖代谢异常者109例,检出率提高至72%。③N GT组、IGR组、2-DM组,24小时收缩压均值,舒张压均值,白天收缩压负荷值,舒张压负荷值,夜间收缩压负荷值,舒张压负荷值,24小时平均脉压、24小时平均脉压均无显著差别。④N GT组、IGR组、2-DM组中,非勺型血压,即夜间增高型血压,分别为64%,75%,71%,p>0.05,三组间无显著性差异。⑤两变量相关分析示24小时平均脉压与空腹血糖呈正相关,但相关性不大。结论①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合并糖代谢异常较常见,且糖代谢异常以餐后血糖升高居多,单纯检测空腹血糖会漏诊多数糖代谢异常患者。因此在对高血压患者进行血糖监测时,不仅要关注空腹血糖,还要加强对餐后血糖的检测。②空腹血糖与脉压差增大有关,控制好空腹血糖有利于避免脉压差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