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中芭蕉”——萧红创作论

来源 :华东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半个多世纪以来,萧红文学的命运,在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历尽沧桑。 在现代作家中,萧红卓尔不群,她属于那种虽算不上伟大,却是很有特色的个性作家。萧红的文学生涯是短暂的,但是她深邃的思想,穿透了漫长的世纪,连接着人类的未来;她的创作个性鲜明、艺术风格独特。本文试图从时代文学的大潮中,考察萧红的个性化创作,探寻萧红在文化哲学层次上的精神追求,深入研究萧红在现代女性写作史上和现代文体史上的独特贡献。 第一章:家园的找寻。考察萧红文学的诞生场——时代背景和个人成长的历程,以求把握萧红的文学语境。 萧红的一生跨越了中华民族较长时期的灾难岁月,她以柔弱多病的身躯,面对了离家、寻家、思家的种种苦难和坎坷,在民族灾难中经历了反叛、觉醒、抗争的历程。特定的童年生活,养成了萧红任性、倔强、叛逆的性格,曲折多变的人生经历,形成了她执著又敏感细腻,对自由独立不懈追求的个性。从离家出走到无家而终,萧红的一生都缠绵着浓厚的家庭意识。家园意识影响了萧红的创作,它是解读萧红的一把钥匙。 第二章:精神的家园。在急剧动荡的中国现代史中,追踪萧红的文学创作道路,考察其思想形成的过程,作为理解其文学思想的依据。 萧红是在一代宗师鲁迅的引领下登上文坛,成为鲁迅圈子中的一员。鲁迅对萧红最根本的影响是“改造民族灵魂”的文学观,萧红小说观的确立是建立在继承鲁迅小说传统的基础之上的。而萧红对于鲁迅的小说以及鲁迅的创作思想的理解又是十分独特和精辟的。她从她独特的角度表现出了对鲁迅思想的继承与创新。萧红创作道路的发展与其生活经历、个性气质是分不开的。外部世界曾经数度牵引过她勤奋的笔,却最终没有成为她心目中的终极关怀。在“时代”与“自我”面前,萧红听命于内心的召唤,一步步寻找到自己的归属点和关怀点;在投身并描写客观的革命斗争与传达主观的思索方面,萧红更倾向于后者。 第三章:故园之恋。“家园情结”是萧红情感链条中丰富和复杂的一环,萧红将生命中这种最深切的情感融入以家园为题材的小说创作中,传达出她在漂泊生涯中对童年生活的重新体会,对生命的感悟。 萧红的儿童世界表现出具有普泛的人类学意义的生命原初体验,它构成了人类生存方式以及人类集体性大记忆的历史的一个缩影。在固守家园的劳动者身上,萧红思索着主存的意义。她抓住农民对于生与死的盲目态度进行了深入挖掘和剖析,传达出对生命价值的思考。萧红在家园题材小说中,以土地——家园中的个人生存形式来透视人类生存处境,揭示出生命的真谛,启示人们去追求真正意义上的生命价值,从而在生与死的哲理深度上把现代文化意识开掘到一个新的历史层次。 第四章:女性的天空。解析萧红的女性意识,思考女性认同在文学史上的位置。 萧红对于女性生活命运的表现是独树一帜的,写出了作为女性的自然性别给她们带来的种种不幸,在生命价值、意义层面上关怀着女性。萧红的笔触伸向了中华民族的深层文化心理结构和为其提供养分的现实土壤,将鲁迅改造国民性的文化思路融入到了她对妇女命运的表现中,从民族文化的深处揭示了封建主义对妇女的精神奴役,这使她的作品超越了同类题材的小说。在个人命运与文学命运上,萧红始终与走在时代尖端的丁玲形成鲜明的对比;在女性视角、女性立场和感悟上,萧红和张爱玲是一致的:本章通过萧红与美国作家史沫特莱、英国作家伍尔夫的比较,揭示出她成熟的女权思想。 第五章:民族反省阶0路——对着人类的愚昧。从《生死场》、《呼兰河传入 《马伯乐》的文本出发,考察萧红与民族灵魂的关系,在以政治为中心的传统文学的格局中考察萧红文学与主流文学的差异,发掘其作品中因政治原因被掩盖的另一种光彩。 . 从《生死场》到《呼兰河传》乃至《马伯乐》,萧红深刻地批判了养成国民劣根性的封建文化,展示了中国人的“心的历史”和“社会关系的历史”,并且为那个病态的社会找到了它的症结所在,开创了一条民族自救的心路。从中既可以看到作为“民族魂”的一代宗师鲁迅先生对她的深刻影响,又不难看出她艰辛探索“民族病态”的匠心独运,表现出一个年轻女作家深刻的思想深度和敏锐的独创性。 第六章:自己的园地。 萧红是黑土地、呼兰河水孕育的文学洛神。东北大地的雄浑广阔,拓展了她 2 的视野和胸襟:造就了她独立不羁、崇尚自山的个性创作。萧红是我国现代文学 史上最善于建立自己艺术风格的作家之一,她有过人的艺术直觉和悟性,她勇于 向传统小说学发出挑战,敢于标新立异、独抒己见,她从自己最有力的角度切入 了生活。这种文学观使萧红作品
其他文献
“社区警务”一词,近年来被日益频繁地使用在公安理论界和公安实践部门。社区警务是欧美各国警察自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所兴起的一种改革方式。它的核心是理性化,即在警务装备现代
材料成型与加工技术是近年来飞速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而高分子材料的共混改性,是材料学主要研究方向之一。通过聚合物的改性,可以实现高分子材料的高性能化、精细化,是发展新型
水资源是人类生产和生活不可缺少的自然资源,也是生物赖以生存的环境资源,随着水资源危机的加剧和水环境质量不断恶化,水资源短缺已演变成世界倍受关注的资源环境问题之一。宁夏
棉织物的防皱整理,长期以来主要使用N-羟甲基酰胺类树脂初缩体作为整理剂,虽然整理后可以提高织物的抗皱性能,但在进行防皱整理加工时,会释放出大量的甲醛,不仅严重影响了操作人员
无刷直流电机是电机与电子换相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电机,它既有普通直流电机良好的启动和调速性能,又具有寿命长,可靠性高,无换相火花及噪声低等优点。因而,在电子印刷、宇宙航行
高校改革特别是我们跨世纪的教育改革,教学方法改革应该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它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课题及重要组成部分。我国高等教育在这方面积累了不少经验,但仍然面临不
2000年底,重庆ZA公司在北碚区购地1500亩(其中含湖面300亩),本文称为JLH项目。作为在重庆房地产行业的一个新企业,拿到这么大的一块地,首先的问题就是确定这块地作什么用?开发什
管道风险评价技术是30多年来发展起来的一项管道安全评价管理技术。目前,世界许多国家正在积极推广使用这一新技术来管理本国的油气管道。本文针对油气长输管线典型管段及其附
随着人们对手性化合物研究和认识的不断深入,手性拆分技术在医药、医药中间体中的应用正逐步为全世界医药卫生界所重视。手性固定相拆分技术以其高拆分效率、低运行成本、无污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已在全国蓬勃兴起,新课程体系在功能、结构、内容、实施、评价和管理等方面较以前都有了重大的突破,而新课改的落脚点,还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