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国际经贸一体化的逐步发展及各国对外交往的日益频繁,因国际产品责任而产生的诉讼也逐年增加。而国内外学者主要致力于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理论研究,很少对一个案例进行完整深入的分析。本文选取了一个较为典型的国际产品责任案件,运用实证分析、比较分析及历史分析的方法,对其法律适用进行解析,并对新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民事关系法律适用法》(以下简称《法律适用法》)中有关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条款进行剖析,以期法官在今后的判案中能在遵循国际产品责任有关法律的同时灵活运用其法律适用原则。除去引言,文章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案情简介。这一部分从“横滨轮胎案”的起因谈起,提及了案件的双方当事人,总结了原被告双方各自的主张及其为支持各自主张向法庭提供的主要证据,归纳了案件的五个争议焦点,分析了法官选择准据法的依据,阐明了法官对第一个争议焦点的审理过程及案件的判决结果。第二部分是对“横滨轮胎案”的评析。这一部分又由六个方面组成。首先,从宏观上肯定了法官敢于灵活选择外国法做为准据法的做法。其次,在对有利于受害人原则进行简要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中华人民共和国产品质量法》及日本的《制造物责任法》有关条款的比较分析后,释明了法官选择日本的《制造物责任法》作为准据法的原因。再次,通过分析最密切联系原则实质,反驳了某些学者提出的该案适用了此原则的看法。然后,通过与“美国心脏起搏器侵权案”中法官适用法律的比较,揭示在现行法律规定下,中国法官在遇有国际产品责任案件时的法律适用倾向及出现这一倾向的原因。之后,指出判决的不足之处。最后,对最新实施的《法律适用法》中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有关的条款进行解析,并将这一法律适用到本案中。第三部分是对国际产品责任法律适用原则及我国相关规定的阐述。这一部分又由三个方面的内容组成。一是对国际产品责任的法律适用原则进行梳理,并对其在适用中表现出的优点及不足逐一进行评析。二是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以下简称《民法通则》)中有关产品责任法律适用的条款进行梳理,并着重分析其缺点所在。三是对《法律适用法》中与产品责任法律适用有关的条款进行解析,并对其优点进行剖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