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构式语法作为一种新兴的语言研究理论,它对一些语言现象有着很强的解释力。这个理论把构式看作是形式和意义的匹配,这意味着一个构式不仅具有特定的句法形式,而且也有其自身的语义和语用功能。该语法理论强调对语言整体性的研究和解释,这些研究和解释形成语言一般规律和对特定构式的认识。构式语法不仅关注语言的个性特征,也着眼于语言的普遍特征。基于构式语法的这些特点,构式的研究已深入到英语之外的语言当中,用来研究和解释一些先前理论无法解决的语言现象和问题。way构式是英语的一个特别构式,它有特定的结构形式:S+V+POSS WAY+PP,也有特定的构式意义:开创路径,克服困难。Jackendoff认为way构式是一种构式习语,由名词way标记的一个特定的语法形式,该句法形式含有一个习语意义。Goldberg在其著作《构式—论元结构的构式语法研究》中对way构式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和分析。作为这样一个特殊的构式,它在其他语言中是否能有同盟?如果没有同盟,那么至少这个构式的意义如何在其他语言中得到诠释?这样的问题就是本论文研究的出发点。本论文意在探讨汉语对way构式的意义表达和可能的相似或相关语言形式。论文从吴海波对Goldberg著作的翻译译文着手,对汉语译文所使用的结构形式以及表达的意义做了分析和比较。研究发现,way构式译文中含有“一路”这个词语的使用,而该词及其所出现的结构,在句法形式和语义特点等方面都与其他表达形式不同,尤其与way构式有一定的相近之处,值得进一步研究。进而本文以汉语中带有“一路”的例句为研究对象,从北京大学现代汉语语料库中收集整理了117个有效句子,并对这些句子进行了比较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汉语的“一路”结构不仅呈现出与英语way构式的很大相似之处,而且有着自己的结构特点。本文同时对与“一路”有关联的,含有“一路上”的句子进行了比较说明,从而排除了其与英语way构式的关联。因此可以认为,“一路”结构是汉语中与英语way构式在结构及语义方面最贴近、最相似的结构。英、汉两种语言之所以存在表达上的不同,这不仅源于其不同的语系差别,更受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思维方式的影响。本文对于这些原因作了说明和分析。构式语法的跨语言研究为我们更加深入的了解语言的共性和个性,解决尚未解释的语言现象提供了理论支撑。因此,对汉语“一路”结构的研究虽然不够完善,有待进一步研究,但其意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