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论述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的联系,运用了影响研究与平行研究相结合的方法,比较了两者在反叛主题上的异同,对“痞子文学”的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分析。绪论部分简略介绍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中关于“反叛”主题的不同表现。根据“垮掉派”与“痞子文学”的作品性质分析两者比较的现实意义,同时,在该部分梳理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当前的研究状况,提出本课题研究的创新点。第一部分对“垮掉的一代”和“痞子文学”的产生背景进行介绍,并对其进行了界定,将“垮掉的一代”研究对象局限在凯鲁亚克、金斯伯格、及巴罗斯几个代表作家身上.在对“痞子文学”的界定中,不再将“痞子文学”圈定在王朔一人,而是把以痞子态度反叛体制、传统的作家纳入范围。对以往研究中的“痞子文学”概念梳理的过程中指出以往定义中的缺陷并提出了新的定义。第二部分从“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的作品中分析两者在反叛主题表现上的相同点。首先,“垮掉派”和“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同样表现了对传统道德、文化的否定,两者都以各自野蛮或潇洒的态度表达对传统文化价值观的不满。其次两者在反叛的表现上有着强烈的精神联系,从时代背景而言,两者都面临着共同的无根状态,找不到精神依托,自我确立是两者反叛的共同目标。最后,两者都以流浪的形式表达自我的反叛精神,这种流浪并不只是物理的行动,而且是精神的探索的。第三部分比较了“垮掉的一代”与“痞子文学”在反叛主题上的不同之处。由于社会及文化背景的限制,两者在反叛的对象、程度、艺术呈现上又体现出各自的特点。总体而言,“垮掉派”文学的反叛是彻底而极端的,而“痞子文学”则是温和柔弱的;“垮掉的一代”反对的是军队、官僚制度,而“痞子文学”反对的是政治权威和崇高意识;在对反叛主题的艺术呈现上,“垮掉的一代”是直白的、素描式的,而“痞子文学”是漫画式的风格。本章特别指出了“痞子文学”创作的缺陷并提出了建议。结语部分回顾了“垮掉的一代”和“痞子文学”的异同点,通过分析分析,指出“痞子文学”虽然在反叛精神上与“垮掉的一代”相似,但在其实是本国的土地上发展出的文学现象,与“垮掉的一代”是形似而内异的关系,且这类文化现象不会快速消减,而将伴随着中国的变革继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