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经济全球化不断深化的今天,现代企业的管理与发展不仅需要处理外界多方面的竞争与威胁,还要不断调整内部管理机制的不足,规避因内部控制不当而产生的风险。在现代企业管理中,有效、科学的风险控制机制已经成为企业内部识别和规避内部管理风险的有力工具,有利于企业建立科学、健康、高效地内部监管机制。尤其是对于证券公司而言,受行业特点的影响,证券公司面临着多种形式、复杂多变的各种风险,这些风险不仅损害企业自身的可持续发展,还可能会对整个市场经济以及社会资源带来严重的影响,甚至会对全球经济带来负面的影响。我国证券公司发展时间较短,部分证券公司在风险控制及内部管理机制建设方面存在着较多的问题,仅仅依靠外部机构监管并不能有效地降低及规避一些风险,再者外部监管机制的成本相对较高,证券公司提升公司风险管理及内部控制建设的最佳办法就是提升自身的内部控制效率。2013年,美国COSO委员会发布了新的《内部控制--整体框架(2013)》,进一步将内部控制的理论研究提升到了一个新的高度,也推动了企业内部控制实践活动的发展。而我国,从2007年的综合治理到现在,我国证券公司内部控制体系的发展同样需要得到进一步的巩固和完善,特别是2013年光大事件以及平安证券、民生证券等公司因违规操作产生的恶劣影响,更证明了内部控制以及风险管理对证券公司的重要性,说明内部控制失效对企业以及市场带来的负面影响。那么,现在的市场经济中,证券公司应当如何建立内部控制机制?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处于一个什么样的状态中?光大事件爆发后,该公司又何去何从?这些问题都亟待相关机构及证券公司自身给予重视。基于此,本文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法对我国证券公司的内部控制进行研究。首先,对内部控制相关理论进行整理与回顾,进而总结归纳了证券公司风险内部控制体系的特点和必要性。其次,概况总结了光大证券内部控制缺陷的情况,指出目前公司在内部环境、风险评估、控制活动三个方面存在着严重的缺陷。再次,详细地对光大证券内部控制缺陷案例进行了分析,从光大证券自身、交易所和投资者三个角度分析了这次事件产生的恶劣影响。最后,本文结合光大事件以及其他一些企业在内部控制方面暴露出的问题,提出五条优化企业内部控制体系的建议,促进我国证券公司可持续、健康、有序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