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南岛葫芦科蔬菜根结线虫种类鉴定及防治研究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java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主要的病原线虫,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可危害114个科的3000多种植物。葫芦科蔬菜的种植是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每年的产值超过60亿元。而根结线虫却已成为制约葫芦科蔬菜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的19个主要蔬菜产区均有根结线虫分布与发生,病情指数均超过30。由于海南岛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独特性,为害葫芦科蔬菜的病原根结线虫可能存在种间差异。至今尚未见对海南岛葫芦科蔬菜病原根结线虫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对海南岛18个市县主要葫芦科蔬菜产区的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进行广泛调查,有代表性地采集病原根结线虫样本42份并分别接种于预先培植于消毒土的番茄根部,进行病原根结线虫原始种群的保存培养;挑取单卵块接种于番茄根部进行纯化,经纯化后产生44个纯化种群。利用比较形态学进行初步鉴定。取纯化培养的根结线虫种群在解剖镜下分离和获取雌虫,提取同工酶并参照Esbenshade等(1985,1990)报道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电泳表型,初步鉴定出为害葫芦科蔬菜的根结线虫有4种,其中1种为不常见谱带为Nla、VS1-S1型。使用引物#1108和#C2F3 (Power,1993),对不常见谱带的纯化种群进行mtDNA扩增片段大小分析,得出一0.7Kb的扩增片段,并对不常见种群进行mtDNA扩增序列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GenBank比对,结果与登录号GQ870255.1的同源性达100%,报道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最终鉴定结果为在纯化出的44个种群中,有29个种群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I1型,mtDNA片段长度为1.7kb,占总数的65.91%;有4个种群鉴定为爪哇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J3型,mtDNA片段长度为1.7kb,占总数的9.09%;有1个种群鉴定为花生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S1-M1型,mtDNA片段长度为1.1kb,占总数的2.27%;有10个种群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la、VS1-S1型,mtDNA片段长度为0.7kb,占总数的22.73%。混合种群有2个,均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混合种群。用6种杀线虫剂进行苦瓜根结线虫防治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膦GR和2.5%二硫氰基甲烷WP对苦瓜根结线虫病具有很好防效,前期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增长,对根结的形成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值得在瓜类蔬菜生产中推广使用。本研究中,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海南省7个市县有分布,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已成为为害葫芦科蔬菜的第二大种群,在培育抗病品种和综合防治过程种应引起重视。
其他文献
本文以海南岛公示语为例,从语用学角度探讨公示语的翻译问题。随着全球化经济发展,来自不同民族、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语言环境的人们交流日益频繁,翻译活动也发展迅速。汉英
临床通过对抑郁症睡眠障碍患者进行中医辨证分型,按照肝郁化火证、阴虚火旺证、心脾两虚证、心肾不交证、痰火扰心证分别实施护理干预,能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促进患者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村干部是乡村治理的重要主体之一,是村级各项事务的领导者和组织者,他们的素质及胜任力水平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到新农村建设的实际运行效果。通过梳理
反面教育,指的是利用反面素材而进行的教育。长期以来,我们在中小学教育中坚持以正面教育,并且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反面素材也大量的存在着,而且与中小学生有着密切的联
沃腴的土地常常伴随着美丽动人的传说。相传在如今韶关市翁源县西华山主峰,曾因住着八位大仙而被称为八仙嶂。当地有位樵夫不畏艰险,终于得道成仙。西华山主峰改为九仙嶂,地处翁
DREB(dehydration responsive element binding)转录因子在植物抵抗干旱、高盐、低温等非生物逆境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探究普通小麦抗逆相关转录因子DREB密码子的偏好性特征
伴随着“全球一体化”的进程,我国的平面设计教育正面临着一个充满机遇的时代。近年来,各类设有平面设计专业的院校开始对自身的教育体制进行改革。各专家学者、艺术设计教育
蒙元统治者在军事上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其战斗力之强,军事活动范围之广,在中国历史上绝无仅有,这与蒙元时期的驿站建设密不可分。作为信息传播渠道,驿站在蒙元统治者军事活动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加入了东亚出口导向战略的行列,外贸行业得到了迅猛的发展,为中国经济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从2007年全球面临金融危机后,中国外贸行业面临外部需求不断
撤点并校、以城市为中心的产业结构调整,让许多农村,特别是边远山区及贫困地区的农村教育走向萧条,失学、辍学孩子增多,让农村乡土文化走向瓦解。没有完善的农村教育,就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