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结线虫(Meloidogyne spp.)是农作物和经济植物主要的病原线虫,每年造成农业经济损失达几十亿美元。根结线虫的寄主范围极为广泛,可危害114个科的3000多种植物。葫芦科蔬菜的种植是海南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每年的产值超过60亿元。而根结线虫却已成为制约葫芦科蔬菜产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调查的19个主要蔬菜产区均有根结线虫分布与发生,病情指数均超过30。由于海南岛地理位置和气候的独特性,为害葫芦科蔬菜的病原根结线虫可能存在种间差异。至今尚未见对海南岛葫芦科蔬菜病原根结线虫进行系统研究的报道。对海南岛18个市县主要葫芦科蔬菜产区的根结线虫病发生情况进行广泛调查,有代表性地采集病原根结线虫样本42份并分别接种于预先培植于消毒土的番茄根部,进行病原根结线虫原始种群的保存培养;挑取单卵块接种于番茄根部进行纯化,经纯化后产生44个纯化种群。利用比较形态学进行初步鉴定。取纯化培养的根结线虫种群在解剖镜下分离和获取雌虫,提取同工酶并参照Esbenshade等(1985,1990)报道的酯酶和苹果酸脱氢酶的电泳表型,初步鉴定出为害葫芦科蔬菜的根结线虫有4种,其中1种为不常见谱带为Nla、VS1-S1型。使用引物#1108和#C2F3 (Power,1993),对不常见谱带的纯化种群进行mtDNA扩增片段大小分析,得出一0.7Kb的扩增片段,并对不常见种群进行mtDNA扩增序列进行测序,测序结果经GenBank比对,结果与登录号GQ870255.1的同源性达100%,报道为象耳豆根结线虫。最终鉴定结果为在纯化出的44个种群中,有29个种群鉴定为南方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I1型,mtDNA片段长度为1.7kb,占总数的65.91%;有4个种群鉴定为爪哇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J3型,mtDNA片段长度为1.7kb,占总数的9.09%;有1个种群鉴定为花生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1、S1-M1型,mtDNA片段长度为1.1kb,占总数的2.27%;有10个种群鉴定为象耳豆根结线虫,同工酶表型为Nla、VS1-S1型,mtDNA片段长度为0.7kb,占总数的22.73%。混合种群有2个,均为南方根结线虫和象耳豆根结线虫的混合种群。用6种杀线虫剂进行苦瓜根结线虫防治的筛选试验。结果表明,10%噻唑膦GR和2.5%二硫氰基甲烷WP对苦瓜根结线虫病具有很好防效,前期可以有效控制土壤中2龄幼虫的数量增长,对根结的形成也具有良好的抑制作用,速效性较好,持效期长,值得在瓜类蔬菜生产中推广使用。本研究中,象耳豆根结线虫在海南省7个市县有分布,有逐渐扩大的趋势,已成为为害葫芦科蔬菜的第二大种群,在培育抗病品种和综合防治过程种应引起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