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证候特征及证型分布规律。旨在抛砖引玉,为确立统一的慢性间质性肾炎的中医辨证标准和中医诊治规范贡献一份力量。并探讨慢性间质性肾炎相关指标的改变与中医证型分布的联系,以筛选用于临床来评价中医药疗效的合理指标。方法:本研究采用回顾性、流行病调査研究方法,通过对文献充分调研后,建立CTIN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按照纳入及排除标准,筛选纳入病例。填写CTIN中医证候信息采集表,构建CTIN中医证候信息数据库,应用SPSS17.0对数据进行描述性分析、因子分析、聚类分析及秩和检验。结果:对入选的217例CTIN患者的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倦怠乏力、腰膝酸软、夜尿增多、少气懒言、食少纳呆、五心烦热、肌肤甲错、恶心呕吐、小便清长、便溏、身重困倦、脉沉、脉无力、舌淡、苔白等为其主要临床症状;通过对四诊信息进行因子分析,得到12个公因子,根据证候判断标准,结合临床经验判断,公因子1、公因子9为阴虚证因子;公因子2、公因子12为肾阳虚证因子;公因子3为湿浊(湿热)证因子;公因子4、公因子7为瘀血证因子;公因子5为脾虚证因子;公因子8、公因子10、公因子11是气虚证因子;将公因子聚类分析后得到5组证型,分别为脾气亏虚兼湿热瘀血证、气阴两虚证、肾阳虚衰证、湿浊中阻证、瘀血阻络证。并初歩探索了CTIN中医证候演变规律,表明中医证型与相关指标的关系。结论:CTIN主要包括5种证型:脾气亏虚兼湿热瘀血证、气阴两虚证、肾阳虚衰证、湿浊中阻证、瘀血阻络证。其病机以本虚为主,兼有湿浊、瘀血等实邪。本虚证的演变规律是随着病程的延长,肾功能的下降,血清肌酐值的增长,证型逐渐由脾气虚到气阴两虚,再到肾阳虚衰。目前已探索出慢性间质性肾炎中医证候初步规律,为其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了依据,也为中医的证候标准化研究做出了有益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