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 上海市儿童及青少年慢性头痛的流行病学调查
目的研究上海市儿童及青少年慢性头痛的流行情况及其特点,调查慢性头痛的影响状况及就诊情况。方法将上海市中小学生(6~15岁)进行分层整群随机抽样,采用问卷调查及专科随访的方式,调查慢性头痛的患病情况、头痛特点、影响因素及就诊情况。结果(1)患病情况:共调查9857名学生,回收率为88.6%,1481/8701(17%)曾经有过头痛的经历,86.4%头痛原因不明;上海市儿童及青少年慢性头痛的患病率为7.8%,性别差异无统计学意义。(2)慢性头痛的患病率随年龄的增加而增高,12岁前男性高于女性,12岁后女性患病率超过男性。(3)儿童慢性头痛特点:头痛的部位发生在单侧、双侧或不详比例相似,其中以颞部居多(35.2%),额部次之(25.6%);头痛持续时间短,消化道伴随症状突出;头痛的程度,48.5%的学生认为头痛影响他们的学习和日常生活;头痛伴随症状以消化道症状最常见。(4)就医情况:仅24%的慢性头痛患者因反复头痛到医院就诊,其中三成的患者头痛后寻求药物治疗。(5)相关影响因素:慢性头痛的常见诱因为过度疲劳(51.4%),睡眠不足(40.4%),情绪改变(38.5%),学习压力(24.1%)。统计显示慢性头痛与阳性家族史、哮喘、学习压力过大有关。结论慢性头痛是儿童常见的临床问题,近半数慢性头痛儿童的学习与日常生活受到影响,但多数患儿未得到医疗指导,此调查结果应引起医学、教育及社会的共同关注。
第二部分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的探讨
目的研究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探讨儿童偏头痛的诊断标准。方法研究对象为符合慢性头痛诊断与排除其他疾病患儿,电话询问或头痛专科随访的病例,具有完整的病史资料,分析偏头痛的临床特点;以ICHD—II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为金标准,采用评价诊断试验方法,评价各诊断标准真实性,探讨儿童偏头痛的诊断标准。结果(D346名慢性头痛患者中,38人(¨%)符合ICHD—II成人偏头痛诊断标准;】57人(45.4%)符合ICHD—II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男75人,女82人,P>0.05;146人(42.2%)符合Prensky诊断标准;98人(28.3%)同时符合后两种诊断标准。(2)偏头痛类型中以可能的偏头痛最多见,为68.8%(108/157),主要的不符合指标是缺乏消化道伴随症状;其次为无先兆型偏头痛19.7%(31/157)。(3)儿童偏头痛的特点仍为描述不详,各临床表现中,先兆只占¨.5%,搏动性24.8%,偏侧36.3%,持续时间1-72小时占82.8%,而4-72小时仅占24.2%,消化道伴随症状49.7%。(4)偏头痛诊断标准:最敏感的单个指标为头痛伴随症状,灵敏度为70.7%、特异度为83.6%,阳性预测值为78.2%,阳性似然比4.31,AUC达0.771。最佳的组合指标为持续时间1-72小时、中重度头痛、头痛伴随症状,灵敏度为52.2%,特异度96.2%,阳性预测值为90.1%,阳性似然比13.7,AUC达0.657。结论ICHD—II儿童偏头痛诊断标准适合儿童偏头痛的诊断,最常见的类型为可能的偏头痛。儿童偏头痛的临床特点:描述不详,先兆不多见,搏动性少,偏侧少见,持续时间短,消化道伴随症状突出。最敏感的单个指标为头痛伴随症状,最佳的组合指标为持续时间1-72小时、中重度头痛、头痛伴随症状。
第三部分儿童慢性头痛的前瞻性临床研究
目的研究小儿慢性头痛的病因特点。方法为期12个月时间内随访本院神经专科门诊81例儿童慢性头痛病例3-4个月以上,包括详细的病史、体检与实验室检查资料。结果(1)81例中器质性头痛病因占13/81例(16%),分别为隐球菌性脑膜炎3例、多发性大动脉炎1例、颅内肿瘤3例、2例远视眼、1例脑囊虫病、1例前庭神经炎、2例鼻窦炎;多数病例68/81(84%)为非器质性原因,如癔症性头痛3例、59例为儿童偏头痛、6例紧张性头痛。(2)小儿偏头痛的特点:多数头痛持续时间较短,先兆症状不多见;常见头痛部位依次为前额(26%)、颞部(16%),且57%以双侧头痛为主;大多数儿童并非表现搏动性头痛,伴随症状以胃肠道症状突出。(3)实验室检查:头颅CT正常,TCD显示的大脑痉挛血管的部位与头痛部位无相关性;EEG检查多无明显异常。结论偏头痛是儿童慢性周期性头痛的常见原因,儿童偏头痛有其年龄特点。详细询问病史及体格检查,必要的实验室及影像学检查外,强调对头痛病例的随访,明确病因至关重要,以免误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