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风格是一种模糊性的精神风貌,一部作品的风格体现了作者的写作特点,包括如何遣词造句、使用何种修辞手段、以及如何谋篇布局等。风格既是作者个人性格、文学素养和写作题材选择等方面的体现,又受到文化、社会等因素的影响,由于译者很难与原作者有相同的经历和体会,风格翻译是难以实现的。目前,关于风格的翻译或风格的再现这一问题存在诸多争议:如风格的可译性,以及如何更好地再现原文风格。众多学者在风格是否可译这一问题上产生了争议,有学者认为风格是不可译的,风格离不开语言,不同的语言是不可能传达同样的风格。同时,也有学者认为,风格与内容息息相关,一旦内容得以翻译,那么风格也就随之再现。本文作者认为,虽然风格难以完全再现,但可以尽量充分地再现。《干校六记》是杨绛从干校回来后所写回忆性散文集,名字仿拟自沈复的《浮生六记》,记录了干校日常生活的点滴。这本书自1981年出版以来在国内外引起极大反响。可谓“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缠绵悱侧,句句真话。”杨绛文字朴实简白,情感深厚,她的散文如同她的人一样都有一种低调的品格。该书出版后,相继被白杰明、葛浩文和章楚等人翻译出版。他们都试图再现原文“低调”的风格。其中,葛浩文的译语地道、自然、流畅,相比其他译本更好地再现原著的风格。本文首先介绍了风格理论的发展历程,涵盖了中外理论家对风格重要论述及认识,并讨论了风格是否具有可译性,然后详细介绍了刘宓庆的风格标记理论。并以此为基础,从形式标记和非形式标记两个方面出发,分析了《干校六记》的风格特征,对比三个译本对原文风格的处理,从而最终得出结论:葛浩文译文体现了原文在音系、语域、词汇、句法、修辞以及作品内在素质和作家精神气质等方面的特征,贴近原作的风貌。最后,本文进一步论证风格是可译的,风格翻译涉及深入了解作家的精神气质以及译者想要成功实现风格审美翻译所具备的条件。通过这三个译本的比较研究,希望对今后风格翻译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有一定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