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中国古典文论英译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繁荣世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期刘勰撰写的文学批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集大成者。但国内外对文心雕龙英译研究尚待发展壮大,将其英译与接受美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有涉猎。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作为哈佛大学权威教材,其蕴含的接受美学思想值得探讨。接受美学理论从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文本和读者转变,其理论根基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均体现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古典文论英译对于中国文化“走出去”战略、繁荣世界文化都具有重要意义。《文心雕龙》是南北朝时期刘勰撰写的文学批评经典之作,是中国古典文论的集大成者。但国内外对文心雕龙英译研究尚待发展壮大,将其英译与接受美学理论相结合的研究更是少有涉猎。宇文所安《文心雕龙》英译本作为哈佛大学权威教材,其蕴含的接受美学思想值得探讨。接受美学理论从重视作者和作品向重视文本和读者转变,其理论根基期待视野和召唤结构均体现了译者介入。
本文以《文心雕龙》宇文所安英译本为研究对象,采用文本细读的方法,从接受美学角度探讨译者介入的实现路径与心境。研究发现,译者介入是客观存在的,有浅度介入、中度介入和深度介入三种路径。心境是原则性要求,对路径具有指导作用。译者合理设置召唤结构,满足、打破甚至重塑读者期待视野,实现译者、读者、源文作者三者的沟通、对话与交融。译者要发挥能动性,进行自励、自警、自省,实现翻译自信,从而拓展《文心雕龙》英译研究的广度与深度,同时为我国对外文化宣传提供一定参考。
其他文献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当代享誉盛名的黑人女作家。其代表作长篇小说《所罗门之歌》于1993年荣获诺贝尔文学奖,莫里森因此成为美国第一位获得此奖的黑人女性作家。《所罗门之歌》讲述了麦肯祖孙三代人之间的情感冲突及其在面对种族主义和白人文化霸权时的不同人生境遇和选择。莫里森描写了种族歧视给黑人留下的心灵创伤,绘制了一幅壮丽的美国黑人史诗画卷。这部作品自问世以来引起了国内外学者的关注和研究,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斯蒂芬?克莱恩是美国著名自然主义作家,同时也是美国现代主义作家中的先驱者,他以精彩绝伦的讽刺和象征主义风格而备受批评家们的称赞。其代表作《红色英勇勋章》以美国内战为创作背景,描述了主人公亨利?弗雷明经历两次战役之后成为一名真正男子汉的故事。小说一经发表就引起了美国评论界的广泛关注,学者们从自然主义主义,象征主义等角度对小说进行了研究。我国在二十世纪末也开始了对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的研究并取得了
《回声制造者》是美国“X一代”小说家理查德?鲍尔斯的代表作之一,该书于2006年荣获美国国家图书奖。在小说中,鲍尔斯描写了大自然的代表--沙丘鹤的命运,进一步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从共和走向失和的环境危机,促使人类反思自己与自然的关系,增强自己对自然的生态良知。在小说中,鲍尔斯多次引用利奥波德的土地伦理学思想,将以生态为中心的自然生态思维巧妙融合在故事当中,从土地伦理学的角度提出人类与自然关系的准则以
提起美国南部作家,弗兰纳里?奥康纳(1925-1964)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名字。她被认为是继福克纳之后美国南方最杰出的作家之一。奥康纳用其短暂的一生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精神财富。学界对奥康纳的研究始于1952年,也就是其第一部长篇小说《智血》的出版之时,批评与贬低最先涌来。作品中塑造的怪异的人物角色、荒诞的故事情节以及恐怖的背景环境受到了很多批评。但随着奥康纳其他作品的问世,评论界开始关注其作品中所体
《红星照耀中国》是美国著名记者和进步作家埃德加·斯诺所著的一部报告文学巨著,这部作品真实记述了1936年斯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陕北苏区后对中共领导人、红军、苏区人民生活的真实情况所进行的全面采访,在报告文学史上其被称为“忠实描写中国红色区域的第一部著作”,它在抗战年代的广泛传播对中国共产党赢得国内和国际上的支持起到了重要作用。在中国,这部具有独特价值的作品在不同时期有着不同版本的中译本,而“复社”版
同时期的华裔作家严歌苓和谭恩美在东西方文化的夹缝中,敏锐细腻地感知到文化边缘人的生存困境和精神压抑。两位女性作家在其作品中对在文化边缘挣扎求生的华人主体境遇展开细致的描述,但她们未局限于对人物生存状态的扁平展示,而是着力于小说人物深层内心的呈现,并且通过对故国历史的审视,展现意识形态对华人主体建构的深刻影响;但由于文化根基不同,两位作家作品中对于边缘人物的命运书写方式亦是不同。 在现实世界的意识
诗言志,词言情。词与诗可谓并称为中国古典文学中影响最广的文学形式。其中词由于能够运用白话等形式,传达情感方面比诗更为自由。词是最能体现中国古典文化的经典形式之一。 意象作为艺术想象和艺术构思的基本因子,受到中国文论的极大重视。一首词里的意象若安排得恰到好处,则具有“画龙点睛”的效果。同时,意象还能帮助读者理解创作者的情感、生活阅历、环境、价值判断、审美取向等。因此如何准确把握好意象的传达与塑造是
《野草在歌唱》和《使女的故事》分别为多丽丝·莱辛和玛格丽特·阿特伍德的作品,两部作品均表达了作者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迄今为止,国内外的学者对两部小说的主题及女主人公的悲剧等方面,从女性主义、二元对立,精神分析等视角解读两部作品,取得了大量成果,却少有学者将两部作品进行对比分析,忽略了两部作品中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的相同点和不同点。 鉴于此,本文试从生态女性主义视角,分析《野草在歌唱》和《使女的故事》
美籍华裔科幻作家刘宇昆翻译的中国科幻小说受到了国内外读者的广泛关注,对推动中国科幻作品走向世界做出了突出贡献。科幻小说中由人际意义体现的会话者之间的互动,对前瞻性科学技术的介绍和奇幻情节的构建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系统功能语言学视域下的人际意义主要由情态和语气体现。 本文基于自建的刘宇昆英译科幻小说汉英平行语料库,综合采用定性方法和定量方法,对科幻小说人际功能的英译情况进行系统研究。首先,从情态和
批评鉴赏论是《文心雕龙》三大话语体系中浓墨重彩的一笔,集中而典型地展现出中国批评理论和古典诗学之独特的话语风貌。在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时代背景之下,为促进中西文论平等对话,研究《文心雕龙》批评鉴赏论的英译及其接受具有重大现实意义。目前,学界对于该理论的外译接受效果研究尚属空白。为此,本文从接受美学视角出发,选取中西两个背景迥异的译本进行对比研究,试图厘清两者对于该理论的重构策略和译文接受效果,由此为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