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胃癌(gastric cancer)是消化系统中的一种恶性肿瘤。全球每年的胃癌发病患者人数逐渐增加,由胃癌导致的死亡率也保持在较高的水平。近五年来,在我国的癌症死亡率中,胃癌位于第三位,其发病率更是高居第二。虽然标准胃癌的治疗策略,如手术、化疗和放疗,可以显著提高胃癌患者的五年生存率,但这些手段仍存在许多的不足。因此,早期诊断和准确治疗技术的发展非常重要。为了提高治疗和诊断功效,磁性纳米粒子与光动力治疗(Photodynamic therapy,PDT)共同应用于胃癌的诊断与治疗已经在生物医学中出现。对于磁性纳米粒子,它们具有独特的物理化学性质,例如易于表面改性、较长的血液循环时间、生物相容性良好和大的比表面积等优点。PDT作为一种可广泛应用于生物医学领域的新兴临床治疗方法具有多项优点,包括操作简单、肿瘤区域的高浓缩效率、对外周的正常组织损伤最小等。在近红外激光照射下,可刺激光敏剂分子产生单线态氧,从而对肿瘤组织产生不可逆的损伤。因此,这两种方法为临床的诊疗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思路。研究方法与目的:本研究采用微乳液法制备了多功能性共负载磁性纳米胶囊(multifunctional co-loaded magnetic nanocapsules,MNCPs),并在胶囊表面进一步偶联叶酸(folic acid,FA),从而制备出具有靶向性的多功能性磁性纳米胶囊PMA-Co@Mn/Ce6-FAMNPs。首先,我们通过在电镜下观察胶囊的形貌,获得胶囊的形态、大小、分布等特点。通过Ce6的标准曲线计算出Ce6的包封率及包载率。其次,通过将胃癌MGC-803细胞与MNCPs共同孵育,评估细胞对MNCPs的摄取效果和MNCPs对细胞的毒性大小。最后,我们将MNCPs注射入小鼠体内,观察MNCPs在小鼠体内的分布、光动力治疗和核磁成像效果。通过本研究,我们成功制备了具有双模态成像、靶向光动力治疗及增强核磁成像的多功能性磁性纳米胶囊。该胶囊对于研究胃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能为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平台。研究结果:1.本研究获得的MNCPs具有表面光滑、分散性高、粒径均匀的球形结构。该胶囊的Ce6包封率和包载率分别为97%和3.3%。并且MNCPs在常温下具有良好的稳定性。2.在细胞实验中,胃癌MGC-803细胞对MNCPs具有较好的摄取效果。且MNCPs与胃癌MGC-803细胞有良好的相容性。3.动物实验表明,MNCPs不仅能作为荧光标记物实时跟踪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还能增强胃癌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和核磁成像效果。研究结论:我们成功设计了一种集诊断与治疗于一体的多功能性磁性纳米胶囊。该胶囊具有生物相容性好、载药效率高、T2弛豫值好、长期稳定性好、粒径均匀(dc:~150nm)等优点。MNCPs不仅能作为荧光标记物实时跟踪药物在小鼠体内的分布,还能增强胃癌的靶向光动力治疗和核磁成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