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股票市场是一个新兴的社会主义资本市场,它的健康发展关系到国民经济的顺利运行,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增强社会和谐。市场操纵行为与股票市场的非有效性密切相关:市场中的信息不对称普遍存在着;普通投资者存在明显的行为偏差,例如正反馈效应;群体投资者存在着羊群行为;中国投资者存在严重的暴富心理和赌博心态。信息不对称和投资者心理偏差使操纵成为可能。 回顾20多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的监管历程,可以把监管体系的变迁划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地方性监管为主、集中监管为辅的阶段(1990-1995);第二阶段:集中统一的监管体系完善阶段(1996-2000);第三阶段:面向市场化的制度创新阶段(2001-2009);第四阶段:全流通时代监控阶段(2010—)2010年证券市场监管全面提速,证监会已经形成了市场化运作、功能全面的监控系统,并且具有对市场实施实时监控的能力,并初步形成了以“三大”监管:上市公司监管、会员监管和市场监控为主要内容的自律监管体系。 本文分析了中国股市市场操纵演变历程,在此基础上,通过基于交易、信息和行动三种类型案例,从独特的角度分析市场操纵行为。例如科龙资本系案例,属于公司价值减少型操纵类型。这种方式同时改变了公司的财务报表和公司长期基本面,使得造成的假象影响投资者对该股票未来走势的预期。在短线交易案例中,分析了实际控制人短线交易和散户短线交易案例,前者利用了内幕信息和存在打擦边球的行为,后者主要通过虚假申报诱导不明情况的投资者跟风交易。在信息与交易型配合操纵案例中,还原了亿安科技操纵者有策略地歪曲和发布信息的过程。 制度安排必须考虑投资者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模式。制度转型既要通过政府的制度供给实施强制性安排,更要利用民间智慧和力量,让自律、自主的规章推进制度转型。本文在借鉴境外股票市场反操纵制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上市公司内、外部治理结构两个方面,总结了以上三大类型案例的治理措施。包括:严格完善基于防范短线操纵行为的治理制度;加强内部人自律管理,通过严格的合规与内控防范内幕交易;通过积极的举报制度预防内幕交易的发生;积极推进上市公司分类监管办法,建立风险评级机制;建构对控股股东的监管制度,建立社会信用体系:进一步完善对大股东和公司管理层的信息披露制度;改革独立董事制度,明确建立专业委员会,完善上市公司治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