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赤眼鳟(Spualiobarbus Curriculus),又名红眼鱼、红眼鳟,隶属于鲤形目(Cypriniformes),鲤科(Cyprinidae),雅罗鱼亚科(Leuciscinae),赤眼鳟属(Squaliobarbus)。赤眼鳟喜栖息在水体中上层,广泛分布于中国、朝鲜、越南,在我国除青藏高原外的诸多水域均有分布。因其适应性强、食性广泛等特点,在珠江水系种群数量较大,产量较高,是目前珠江中下游地区的重要经济鱼类。本实验利用实验生态学、形态度量学以及线粒体DNA序列分析为手段,对西江赤眼鳟的早期形态生长及其发育模式、不同地理群体的形态多样性以及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探讨其形态多样性的形成机理,以期为赤眼鳟种质资源养护及管理提供参考资料。主要结果及结论如下: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对赤眼鳟开口后仔稚鱼的异速生长及其生态学意义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赤眼鳟开口后仔鱼的游泳、感觉和摄食器官快速分化,许多器官的发育存在异速生长:身体各部分中,头长、尾长和头高为正异速生长,腹长在开口后至20日龄为负异速生长,20日龄后为正异速生长;体高也存在正异速生长,但生长拐点(18日龄)前后均为正异速生长。在头部器官中均存在异速生长拐点,吻长、眼径和眼后头长的生长拐点分别是开口后23、19和16日龄。运动器官中,背鳍、腹鳍、臀鳍及尾鳍均存在异速生长,且分别在开口后18、19、17和14日龄达到生长拐点。表明西江赤眼鳟早期阶段优先发育游泳、感觉及摄食相关的器官。采用传统形态学和框架测量法,对西江5个地理群体赤眼鳟进行了测量分析。聚类分析(CA)结果显示:5个群体聚类成3类群,第一类群为来宾、桂平和武宣群体,第二个和第三个类群分别是梧州群体和肇庆群体。主成分分析(PCA)结果显示,共提取了六个相互独立的主成分,主成分累积方差贡献率达68.71%。群体间的形态差异主要发生在头部性状和背鳍、胸鳍、腹鳍和臀鳍的长度差异。判别分析(DA)结果显示:77.4–96.6%的个体被正确地划分为五个群体,形态判别可作为西江赤眼鳟不同种群的划分依据。利用mt DNA的Cytb和D-loop区基因作序列分析,对西江赤眼鳟5个地理群体的遗传多样性进行研究。结果显示,西江赤眼鳟群体的Cytb基因序列长度均为1133bp,共检测到60个变异位点,其中27个单突变位点,33个简约信息位点,定义了49个单倍型,平均单倍型多样性(H)为0.882±0.017,核苷酸多样性(π)为0.00276±0.00025。D-loop序列片段长度为932p,共84个变异位点,其中25个单突变位点,59个简约信息位点,共定义86个单倍型,单倍型多样性(H):0.978±0.005,核苷酸多样性(π):0.00791±0.00038,D-loop控制区和Cytb基因序列均显示较高的遗传多样性。群体间遗传距离分别介于-0.002~0.003(Cyt b)和0.007~0.009(D-loop)之间,遗传差异均小于1%,群体间未表现出分化现象,说明目前情况下珠江流域的赤眼鳟仍属于一个群体,而形态学的变异是西江赤眼鳟对复杂的栖息地环境的快速适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