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代社会是女性意识觉醒和女性角色最为活跃的历史时期,如何在教育问题中融入性别视角已成为当今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话题。然而,国内外大量研究表明:女性角色的缺失和严重的性别刻板印象历来是教科书中最为敏感,也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问题。教科书作为重要的大众媒介以及性别社会化媒介,左右着学生对社会中两性的看法。教科书中的性别偏见会产生和强化社会的不公平,影响学生对她们自身性别角色的认同(因为初中是性别观念形成的关键期),使社会的性别偏见合理化和合法化。国内学者对外语教材中的性别偏见的研究还很不够。研究初中英语教材的性别偏见问题尤为必要,因为英语是我国基础教育重要的课程,也是中学生的必修课。本文主要以现行《仁爱版英语》教材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了解国内外在这方面研究的理论基础,评价标准和已取得的成果;运用统计法和内容分析法,定量和定性研究这套教材的文本和插图中的性别角色。本研究的重点是:插图中男女出现的频次;两性公众人物;第一位的出现率,即当两性同时提到,两性名词或代词放在第一位的频率;两性的社会角色;两性的家庭角色;两性的价值观和情感。研究发现,该教材内容性别刻板印象相当严重。据此,作者分析了该教材中存在性别问题的成因及影响,提出消除教材中性别歧视的可行性建议,最后总结全文,阐述本研究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