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配送作为一种经济高效的配送模式成为城市物流发展的突破点,也成为政府当局与众多学者的重要研究课题。在共同配送体系构建的研究中,大部分学者从企业角度出发以成本最小化为目标,极少考虑政府和行业协会对体系构建的监督、引领的关键作用。且研究者倾向于重新规划网点,建设新的体系,而较少考虑对已有网点重新规划或充分利用城市公共设施,对共同配送的构建模式、运营管理方式、主体间协调关系等的研究更少。城市配送需要一种新的模式去更有效地整合资源,最大化利用城市已有基础设施,因此,本文在国内外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共同配送实施情况,提出基于公共设施多元化利用构建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并深入分析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首先,本文提出四级五类构建主体,将政府、行业协会、配送企业、公共设施运营方、客户企业及终端客户都纳入共同配送体系。政府和行业协会不仅提供政策支持,还作为监管者、引领者促进共同配送体系的形成。此外,还将公交公司调拨中心、公交站点、便利店、社区服务点、便民服务中心、地铁站点、智能存储柜等公共设施纳入配送体系,充分利用城市现有资源,构建基于公共设施多元化利用的城市共同配送体系,并对体系的运作模式和构建流程简要分析。然后,基于委托代理理论,对政府和行业协会在委托代理关系下的监督强度与激励机制进行研究。将监督强度视为可调节变量,分析监督强度与行业协会产出分享系数、监督报酬系数及努力程度的关系,并研究分析监督用于正、负激励的异同,找到最佳的监督强度督促行业协会努力工作。同时,采用物质与精神双层激励模式,引入监督强度,基于协同效应和团队分享研究行业协会对配送企业的激励机制。从理论上证明了在共同配送的团队协作中,配送企业的努力程度与政府和行业协会的监督强度无关,即政府、行业协会只需要作为规则的制定者,体系建设的引领者即可,收回政府“有形的手”的调控,将具体的资源配置、运营管理权交还给配送企业,充分发挥市场的这只“无形的手”的调节作用,符合社会经济运行发展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