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埃博霉素B(Epothilone B)是一种由粘细菌纤维堆囊菌产生的十六元大环内酯类次级代谢产物,具有与紫杉醇相似的抗肿瘤机制。目前,已有多个埃博霉素类化合物进入临床研究,并且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有望在近年内获准上市,成为最有潜力的抗肿瘤新药之一。但埃博霉素的生产成本仍是制约其走向市场的因素之一。本论文研究了实验室规模分离纯化埃博霉素B,首先对发酵液中收集的树脂进行解吸附研究,接着采用三种方法对埃博霉素B的分离纯化进行了研究,为产业化规模低成本分离提取埃博霉素B奠定了基础。本论文主要研究结果如下:对从发酵液中收集的XAD-16大孔吸附树脂上的埃博霉素B的最佳解吸附条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解吸剂甲醇溶液的浓度为80%,解吸p H为6.5,解吸时间为135 min,解吸次数为3次,解吸转速为200 r/min时,XAD-16对埃博霉素B的解吸量Q2和解吸率D分别为达到最适,即(17.42±0.11)mg/g和(86.32±0.98)%。葡聚糖凝胶LH-20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纯化埃博霉素B的研究。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埃博霉素B分离效果的影响。获得LH-20柱层析的工艺条件为:流动相是丙酮,流速1.0 m L/min,上样浓度3.0 mg/m L,柱床高径比为8:1,其纯度可达(91.6±1.3)%,回收率为(85.9±1.0)%。对上述制得的埃博霉素B样品利用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PHPLC)进一步的分离纯化,研究PHPLC的分离条件,流动相为乙腈:0.2%冰乙酸水溶液(70:30),流速为15 m L/min,上样量为800μL,其纯度为(99.1±1.4)%,回收率为(88.3±0.9)%。将Epo B粗提物经过二者的层析纯化其纯度及回收率分别可达到(99.1±1.4)%,(75.5±0.7)%。常压反相C18柱层析分离纯化埃博霉素B。将C18填料装入常压柱中,研究了多个层析参数对回收率及纯度的影响。通过实验得到:流动相为55%乙腈水溶液,流速为1.0 m L/min,上样量为2.0 mg/m L以下时,埃博霉素B的分离效果最好,其纯度达到(95.2±1.2)%,回收率为(88.2±0.7)%。第三种方法是采用分子印迹技术对埃博霉素B进行分离纯化。首先研究了埃博霉素B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合成工艺,采用混合模板法通过沉淀聚合制备埃博霉素B分子印迹聚合物,以吸附量作为主要指标对合成条件进行优化。最终得到优化的合成条件是:埃博霉素B和埃博霉素D(1:1)的混合物作为模板分子,甲基丙烯酸(MAA)为功能单体,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EGDMA)为交联剂,三者的摩尔比为1:6:20,乙酸乙酯/丙酮(8:2)作为致孔剂,在该条件下合成的聚合物的吸附效果最好,其单位吸附量达到24.316mg/g。其次,对该聚合物的吸附性与选择性进行了研究,通过扫描电镜对聚合物进行表征,并用Scatchard模型来评价聚合物的结合特性,结果表明印迹聚合物内存在对埃博霉素B吸附的两类结合位点。最后,将埃博霉素B分子印迹聚合物作为填料装柱,对MIPs柱分离条件进行优化得:上样液为60%甲醇,淋洗液为去离子水,洗脱液为80%的甲醇/PBS溶液。将埃博霉素B粗提液按照上述优化好的条件进行分离纯化,最终获得埃博霉素B纯度为(95.8±1.4)%,回收率为(82.5±1.1)%。对三种工艺路线进行比较,凝胶色谱结合制备型高效液相的优点是对埃博霉素的分离纯化能够达到较高的纯度,可达到99%以上,但纯度较低为(75.5±0.7)%,且其填料相对较贵为11400元/500g,分离纯化操作需要两步,相对来说比较复杂;而常压反相C18柱层析所使用的填料相对便宜为3000元/500 g,纯度为95%左右,回收率较高,且其设备简单;分子印迹聚合物纯度及回收率与常压反相C18柱层析相差不大,但成本更低,操作过程简单,方便,对模板分子埃博霉素B具有较强的亲和性,几乎有专一的识别特性。因此,分离纯化埃博霉素B的最适工艺是分子印迹层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