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作为国家重要物资基础,不仅仅是关系到民生,更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为了保证我国粮食供给,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来稳定、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罕见的“十二连增”,但在粮食实现连增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是不断提高,呈现“三量齐增”的现象。目前,由于我国粮食消费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粮食供需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进口进行补足。进口作为补充我国粮食缺口的重要手段,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保护保证进口安全,但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会导致在世界粮食市场发生供给不足以及禁运风险时无法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进而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综合运用了古典贸易理论、供给学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相关理论,以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粮食进口现状进行梳理,找出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粮食进口面临的问题。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下对我国未来十年粮食生产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1996-2016年我国粮食消费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法,预测我国粮食进口趋势。从预测数据得知,未来我国小麦和稻谷生产较为稳定,且会逐渐增加高品质小麦和稻谷生产,未来我国玉米产量会由减到升并随后保持产量稳定,我国大豆生产会逐步增加。未来我国粮食主要以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增速明显,口粮会有所下降,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相对稳定,玉米未来消费上升较快,大豆消费略有上升,小麦和稻谷消费需求较为稳定。在对未来我国粮食缺口预测中,发现稻谷、小麦缺口相对稳定,缺口主要是高品质稻谷供给不足和专用小麦缺失,玉米缺口上升较为明显。从我国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缺口预测中,我们推测未来我国小麦、稻谷进口相对稳定,数量不大,占我国小麦、稻谷产量比例不超过5%,完全符合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未来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导致未来玉米进口快速增长,但鉴于我国玉米库存偏高,因此玉米进口在近几年不会表现太过明显。尽管玉米进口增加明显,但人们对于油脂类产品需求的增加,未来我国大豆供给依旧有着巨大压力,大豆进口将会持续增加,但增速会相对放缓。本文就关于我国粮食进口存在风险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目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多,品种单一,进口市场集中,国内外粮价倒挂等问题,提出降低非必须粮食进口;增强政策指导优化粮食进口结构;稳定粮食进口来源,推进进口多元化;提高国际粮食话语权,增强国际粮价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