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我国粮食进口贸易研究

来源 :河南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a421455206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粮食作为国家重要物资基础,不仅仅是关系到民生,更与国家安全紧密相连。为了保证我国粮食供给,国家出台多项政策来稳定、促进粮食生产,保障粮食供给。2004年开始,我国粮食生产经历了罕见的“十二连增”,但在粮食实现连增的同时,我国粮食进口和库存也是不断提高,呈现“三量齐增”的现象。目前,由于我国粮食消费增长快于生产增长,粮食供需缺口的增加,需要更多进口进行补足。进口作为补充我国粮食缺口的重要手段,保证粮食安全必须要保护保证进口安全,但过度依赖进口可能会导致在世界粮食市场发生供给不足以及禁运风险时无法满足国内粮食需求,进而威胁我国粮食安全。本文综合运用了古典贸易理论、供给学派理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和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理论的相关理论,以稻谷、小麦、玉米和大豆四大粮食品种为研究对象,首先对我国粮食进口现状进行梳理,找出目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我国粮食进口面临的问题。其次,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指导下对我国未来十年粮食生产进行预测,同时利用相关统计数据对1996-2016年我国粮食消费进行估算,在此基础上运用统计分析法、回归分析和灰色预测法,预测我国粮食进口趋势。从预测数据得知,未来我国小麦和稻谷生产较为稳定,且会逐渐增加高品质小麦和稻谷生产,未来我国玉米产量会由减到升并随后保持产量稳定,我国大豆生产会逐步增加。未来我国粮食主要以饲料用粮和工业用粮增速明显,口粮会有所下降,种子用粮和粮食损耗相对稳定,玉米未来消费上升较快,大豆消费略有上升,小麦和稻谷消费需求较为稳定。在对未来我国粮食缺口预测中,发现稻谷、小麦缺口相对稳定,缺口主要是高品质稻谷供给不足和专用小麦缺失,玉米缺口上升较为明显。从我国小麦、稻谷、玉米、大豆缺口预测中,我们推测未来我国小麦、稻谷进口相对稳定,数量不大,占我国小麦、稻谷产量比例不超过5%,完全符合口粮自给的粮食安全新战略。未来玉米需求的快速增长,将会导致未来玉米进口快速增长,但鉴于我国玉米库存偏高,因此玉米进口在近几年不会表现太过明显。尽管玉米进口增加明显,但人们对于油脂类产品需求的增加,未来我国大豆供给依旧有着巨大压力,大豆进口将会持续增加,但增速会相对放缓。本文就关于我国粮食进口存在风险提出相关建议以进一步保证我国粮食安全:针对目前我国粮食进口过多,品种单一,进口市场集中,国内外粮价倒挂等问题,提出降低非必须粮食进口;增强政策指导优化粮食进口结构;稳定粮食进口来源,推进进口多元化;提高国际粮食话语权,增强国际粮价影响力;进一步完善粮食安全预警机制等对策。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在小儿癫痫治疗中的作用。方法研究对象均为神经内科2011年4月—2013年3月收治的癫痫患儿62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1例,对照组治疗过程中给予常规护理
针对某重整装置的关键设备往复式循环氢压缩机C-201A/B,采用余隙无级调节气量节能技术进行了节能改造,获得了较好的节能效果,在余隙负荷为65%的情况下,两机年节约用电成本104
矿用磁力偶合器具有效率高、传递可靠等优点,广泛应用于煤机装备传动领域。但偶合器关键部件耐热性能差,影响偶合器寿命,对其进行温度场研究十分必要。针对研究较少的区别于
以西门子HMI/SCADA系统软件WinCC为组态工具,设计了汽车生产线冷却水循环系统的监控系统。汽车生产线冷却水循环系统的主控制器为S7-300 PLC,应用PROFINET技术实现WinCC与PLC
目的:探讨子宫内膜异位症(内异症)患者血清和腹腔液趋化因子配体10(CXCL10)浓度的变化及其在内异症发病中的作用。方法:采用ELESA方法测定57例内异症患者(内异症组)和30例非内异症患
目的:探讨EDTA-K2在体外引起血小板假性减少的原因及解决办法。方法:对10例典型的EDTA-K2依赖性血小板减少的患者的静脉血分别用EDTA-K2抗凝、枸橼酸钠抗凝,另取稀释的末梢血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基本上可以概括为四种模式:传统模式、硅谷模式、跨国模式和虚拟模式。今天,互联网络成为信息传输和数据共享的一个基本媒介,企业特别是高新技术企业必须将
目的:了解泸州市川崎病(KD)的实际发病情况、分布、流行病学现状及转归。方法:采用日本-中国川崎病流行病调查表,发至全市有儿科病床的24家综合医院,选择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儿科